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中國政府周三表示,隨着出生率連續第七年下降,死亡人數在新冠疫情限制解除後跳升,2023年中國的人口減少了200萬人,這是連續第二年的減少。
死亡人數增加了69萬,達到1110萬,是前一年增長的兩倍多。人口學家表示,這一增長是由人口老齡化和自2022年12月開始並持續到去年2月的廣泛新冠疫情爆發所造成的。
統計局表示,總人口為14億。根據聯合國的估計,長期以來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的中國在2023年跌至第二位,排在印度之後。
下降的出生率反映了中國長期面臨的經濟和社會挑戰,即生育率下降。盡管政府近年來提供了生育獎勵並放寬了二孩政策,允許家庭生育三個孩子,但生育率仍然很低。
較低的生育率,再加上由於醫療保健的改善而導致人們壽命延長,意味着中國正在緩慢老齡化,這可能隨着時間的推移減緩經濟增長,並對政府的財政和為老齡人口提供更少勞動力的挑戰。專家預計即使生育率反彈人口下降仍將在未來幾十年持續。
前上海社會科學院執行副院長、人口學家左學金估計,到2050年,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可能會翻一番,超過30%。
本周早些時候,中國政府發布了有關發展“銀發”經濟和提高老年人幸福感的指導方針。其中包括擴大老年醫院和護理服務,鼓勵開發適合老年人的服裝、食品等產品,打擊針對老年人的詐騙。
出生人數下降54萬,或5.6%,較前三年的兩位數百分比下降要小。2023年出生的900萬嬰兒不到2016年總數的一半。所有數據均為基於調查的估計,不包括香港和澳門。中國每10年進行一次全面人口普查。
中國曾試圖通過一孩政策控制人口增長,現在正面臨相反的問題。政府自2014年至2016年逐漸放寬政策以允許二孩,隨後於2021年允許三孩,但收效甚微。
許多人推遲結婚或選擇不要孩子。即使有孩子的人也往往只有一個孩子,因為在城市中教育孩子的成本在激烈的學術環境中較高。育齡婦女的人口也有所下降。
據中國國家廣播公司的在線報道,地方政府正在提供新生兒的激勵措施。中國內蒙古地區的一個市政府已開始為第二個孩子提供2000元的獎勵,為第三個孩子提供5000元的獎勵,並要求雇主為第二和第三個孩子額外提供60和90天的帶薪產假。
習近平主席去年10月告訴全國婦聯的新領導層,有必要加強對年輕人婚姻、育兒和家庭觀點的引導,推動支持育兒並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政策,他說:“我們必須講述好家庭傳統的故事,引導婦女在促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方面發揮獨特作用……並創造一種新的家庭文明文化。”
16歲至59歲之間的勞動年齡人口繼續下降,占總人口的61%。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升至21%。中國的官方退休年齡為男性60歲,女性50歲或55歲。
由於中國於2022年12月突然結束疫情限制,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人因疫情死亡。政府報告稱,從去年12月初到2月中旬,有大約8萬人因新冠相關原因死亡,但專家認為實際數字要高得多。研究估計死亡人數可能達到140萬或190萬。
中國英文報紙《中國日報》本周早些時候的一次論壇上的一位專家表示,由於疫情效應減弱,以及從2024年2月開始的辰年被認為是生育的吉祥之年,人口下降預計今年將減緩。
但南開大學教授、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原新補充說,“中國總人口的下降趨勢注定是長期的,將成為一個固有的特征。”
匯盛金融首席經濟學家,紐約大學客座教授陳凱豐教授表示,中國人口下降對於經濟的負面影響是極為巨大的。企業的市場越來越小,利潤下降。A股將會繼續下跌,房地產長期熊市。學校,醫院,商場,公共基礎設施等都會過剩。而人口下降疊加老齡化,將會使社會的資源越來越緊張,稅負加重,年輕人的壓力越來越大。國內需要敲響警鍾,馬上開始大規模鼓勵生育的政策了。否則中華民族將會面臨空前危機。
(圖片來源:Baidu)
馬斯克在一個訪談中說,人口出生率下降是各國面臨的嚴重挑戰,特別是對於中國,按照現在的出生率,三代以後中國人口將會只剩下現在的1/10,也就是1.6億中國人。印度已經超過中國人口數量。後面還會有很多國家人口數量超過中國。於此同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的人口數量穩健上升。美國過去三年新增移民數量達到1千萬人。這些人對於美國勞動力供給,消費增長,房地產市場都有強勁幫助。
(圖片來源:C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