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在極右翼和左翼因預算爭議聯手推動不信任動議後,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正在尋找一位能夠接替總理米歇爾·巴尼耶的新領導人。
此時的法國政局已陷入嚴重動蕩,而新總理將面臨與其前任相同的財政困境。
預算爭議導致不信任動議通過
巴尼耶提出的預算法案因包含600億歐元(約630億美元)的增稅和削減開支計劃,旨在將赤字占GDP的比例從今年的6.1%降至2025年的5%,但這一計劃遭到議會否決。
極右翼領導人瑪麗娜·勒龐與左翼聯盟聯手推翻了巴尼耶政府,這一行動進一步加劇了法國的政治危機。
法國面臨長期動蕩
巴尼耶成為1958年以來法國第五共和國任期最短的總理,也是60多年來首位因不信任投票下台的總理。他在9月剛剛被任命,此前曾擔任歐盟首席脫歐談判代表。
總統馬克龍將在周四(12月5日)晚上發表聲明。他需要迅速任命一位能夠在高度分裂的議會中推動2025年預算案通過的新總理。
然而,財政壓力、社會分歧以及預算爭議都將成為新任總理的嚴峻挑戰。
市場與投資者反應
投票結果公布後,市場反應謹慎。
歐元兌美元匯率幾乎沒有變化,保持在約1.0514美元的水平,而法國債券期貨則回吐了早前的部分漲幅。
這一不確定性可能進一步動搖投資者信心。
勒龐加強對馬克龍的施壓
瑪麗娜·勒龐表示願意與新政府合作,但前提是要與她的政黨共同制定預算方案。
她批評現有預算對法國人民“有害”,呼籲制定一份“所有人都能接受的預算”。同時,她加大對馬克龍的壓力,要求其辭職以打破當前僵局。
馬克龍回應稱,他不會在2027年任期結束前辭職,並拒絕接受勒龐的要求。
然而,民意調查顯示,勒龐在下屆總統選舉中處於領先地位,這給馬克龍政府增加了更大的政治壓力。
曆史與未來
此次危機使法國政局走向更加不確定的未來。
第五共和國曆史上,只有喬治·蓬皮杜在1962年因不信任投票被罷免,但最終在戴高樂總統的支持下再次被任命。
如今,馬克龍面臨着類似的政治挑戰,但在社會分裂和經濟壓力加劇的背景下,他的處境更為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