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在加密貨幣中心競賽中領先香港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要聞>正文

新加坡在加密貨幣中心競賽中領先香港

文 / Sissi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新加坡正加速推進其數字資產中心的發展,而其競爭對手香港在這一領域的步伐顯得相對遲緩。2024年,新加坡向包括OKX、Upbit、Anchorage、BitGo和GSR在內的加密貨幣運營商發放了13張牌照,是去年數量的兩倍。而香港的類似牌照制度則進展緩慢,目前僅全面批準了7個平台。

兩座城市均試圖通過制定專門的制度、推動代幣化項目和設置監管沙箱吸引數字資產公司入駐。盡管兩地都視加密貨幣為提升全球商業中心吸引力的工具,但發展進展並不均衡。

咨詢公司TRM Labs高級政策顧問Angela Ang指出,香港的監管框架在客戶資產托管、代幣上市和退市政策等方面更加嚴格,這可能使一些企業傾向於選擇新加坡。

香港審批速度慢,影響競爭力

香港的牌照審批速度低於預期,目前僅批準了7個平台(其中4個平台在12月18日獲批,但存在一定限制),另有7個平台持有臨時許可證。知名交易所如OKX和Bybit則已撤回其香港牌照申請。

此外,香港僅允許交易流動性較高的加密貨幣如比特幣和以太坊,禁止投資規模較小且波動較大的山寨幣。One Satoshi聯合創始人Roger Li表示,這樣的高標準使企業難以實現盈利。

新加坡的優勢:長期安全選擇

相比之下,新加坡在吸引數字資產公司方面更具優勢。B2C2 Ltd.亞太區首席執行官David Rogers表示,新加坡的支持性環境使其成為“安全、長期”的區域樞紐。該公司已選擇在新加坡申請牌照,采取風險調整的策略運營。

批發金融創新與市場表現

在批發金融領域,兩地在區塊鏈技術的探索上各有建樹。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宣布通過“守護者計劃”和“全球第一層”推動資產代幣化的商業化。而香港則通過匯豐控股有限公司的代幣化平台發行了60億港元(約7.7億美元)的數字綠色債券。

香港還於4月推出了現貨比特幣和以太坊ETF,但市場反響平淡,僅籌集了約5億美元資金,相比之下,美國同類產品的資金規模超過1200億美元。

創新與監管的平衡

INSEAD金融學副教授Ben Charoenwong指出,新加坡的框架更鼓勵新進入者與老牌機構的互動,從而推動創新。而香港的制度更傾向於傳統金融機構,為新進入者提供的機會有限,也限制了創新的空間。

在加密貨幣中心的競爭中,新加坡的靈活監管和鼓勵創新的政策使其占據領先地位,而香港在更為嚴格的監管框架下面臨挑戰。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