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中国央行周四(1月12日)公布,2016年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4万亿元,远高于此前路透7000亿元的调查中值。
央行数据并显示,中国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06.6万亿元,同比增长13.5%,路透调查中值为13.1%。
中国央行并公布,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6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855亿元。
相关数据如下:
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4万亿元,远高于此前路透调查中值7000亿元
12月末M2同比增长11.3%,稍低于路透调查中值11.5%
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5%,高于路透调查中值13.1%
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6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855亿元
针对12月的金融数据,FX168财经网整理经济学家的观点:
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
这一段时间来看的话就是人民币贷款的增速远快于人民币存款的增速。这可能我觉得还是需要关注的。另外一点就是大行的信贷表现要差于中小行,也就是说大行偏谨慎中小行偏于激进。我觉得这可能跟整个调控思路落实的程度不是非常的有效有关系,就是说中央是想收,但是在执行层面上,地方银行还是有更大的风险偏好。
所以现在就是你如果预测好了M2,就没法预测新增贷款,预测好了新增贷款就没法预测M2,这样的一个状况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我觉得要进一步关注的就是,如果M2不再是一个最为有效的指标的话,我们是不是要考虑新的监管指标,是不是应该通过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等一些方式来对银行的扩张冲动进行控制。
我觉得今年降息降准的概率都很小,政策上来说可能还是偏向于在稳增长和控风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
12月社融数据远超市场预期,更值得注意的是超预期的并非与房贷有关的居民中长期贷款,也不是常规年底冲规模的票据或短期贷款,而是与实体经济最为相关的企业中长期贷款,表明实体经济可能并非市场预期的那么悲观。
贷款分项来看,主要超预期部分是企业的中长期贷款。12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小幅回落,表明房地产销售确实出现下滑;12月并未出现短期贷款和票据冲规模,票据为2016年最低,短期贷款规模远小于历史正常水平;12月最出人意料的是企业中长期贷款,为2010年以来的第二高值,需要观察12月是否会出现企业投资的大幅回升,如企业投资和中长期贷款相互印证,则表明中国经济确实显着好于市场预期。
“M1-M2剪刀差”继续缩小,表明企业层面的流动性陷阱进一步减弱,与企业投资回暖相匹配。M1-M2剪刀差在8月之后开始收敛,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恰恰也在8月之后开始回升,这表明企业有钱不投资的局面正在发生变化。结合12月的天量中长期信贷,预期12月固定资产投资将进一步上行。
12月贷款规模远超预期,而新增存款规模大幅减少,可能是导致12月资金异常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以R007衡量,12月资金紧张程度为2015年年中以来最高,就市场感受而言、则为2013年下半年“钱荒”最高。其中,央行在货币市场进行“放短锁长”、对资金波动容忍度提高是根本原因,但外汇占款流出、贷款远超预期、存款规模减少可能是导致资金持续紧张的直接原因。
整体而言,12月的金融数据表明对于12月乃至未来数月的经济不应过度悲观,房地产下滑可能被企业投资回暖对冲,此外还存在补库存周期启动等利好经济因素,中国经济已经进入L型下半场。
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刘东亮:
12月新增信贷意外放量,远高于预期值和上年同期值,原因可能较多:一是实体经济企稳后,企业的融资需求确实出现了回升,年末集中释放;二是12月债市大跌,融资成本高涨,债券融资显着减少,导致替代效应,资质较好的大企业纷纷延后或取消发债,转回信贷市场融资;三是年末部分企业出于美化报表的目的,集中进行债务置换出表,带来公司户短期贷款增长;四是部分地方政府为提高PPP等落地率,年末突击进行融资。
但需要看到,因票据利率大涨,导致票据融资剧烈萎缩,拉低了对公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的规模;最后是居民中长期信贷依然有4200亿的增量,虽然较11月减少,但依然维持高增,显示地产销售仍处于景气中。
总体来看,12月信贷高增带来的社融高增,总体有利于经济延续稳定,但也没必要做过度乐观解读,关键看实体经济企稳所带来的真实融资需求的恢复是否能够持续,我们大体认为这一需求至少在一季度仍较为乐观,可以支持金融数据继续向好。
预计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中性,不会出现明显调整,外汇占款下降带来的基础货币缺口,央行将继续通过OMO(公开市场)、MLF(中期借贷便利)等方式进行补充,实体经济企稳及融资的阶段性恢复,为央行去金融杠杆营造了相对从容的环境,资金面近期大概率仍会维持紧平衡。
校对:JOE
版权申明:FX168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作版权,但因数量庞大无法逐一核实,图片所有方如有疑问可与我们联系,核实后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