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資訊>正文

增長預期被上調,美國經濟何去何從?經濟學家給出三種可能

文 / Heidi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經濟學家和美聯儲官員預測,隨着更高的利率削減支出和投資,美國經濟現在將陷入困境。但情況正好相反。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最近的經濟數據顯示,盡管借貸成本上升、學生貸款支付恢複以及中東衝突、俄烏危機,但經濟仍在加速。

分析師表示,其中許多人預計今年會出現衰退,正在推高他們的預測。高盛(Goldman Sachs)經濟學家上周將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增長預期從3.7%上調至4%。經濟咨詢公司High Frequency Economics將第三季度預測從4.4%上調至4.6%,第四季度預測從1%上調至1.2%。

第三季度預測範圍內的數字將代表第一季度2.2%和第二季度2.1%的增長加速。

從某些方面來看,勞動力市場在第三季度實際上變得更加強勁。9月份雇主增加了336,000個工作崗位,比8月份的227,000個和7月份的236,000個大幅增加。這種招聘數據的增長正在推動新的支出。9月份零售和食品服務月度銷售額增長0.7%,8月份為0.8%,7月份為0.6%,6月份為0.2%。

在春季低迷的制造業也顯示出反彈的跡象。美聯儲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工廠產出增長0.4%,此前8月份下降0.1%。

花旗集團(Citigroup)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等大銀行本月公布了強勁的收益,高管們表示,他們對經濟的前景有所改善。美國航空公司還表示,預計今年假期的旅遊需求將比去年強勁。

盡管有這種勢頭,通貨膨脹率繼續放緩,從去年6月9.1%的近期峰值降至9月份的3.7%。這使得美聯儲官員能夠表示,除非他們看到價格壓力再起的跡象,否則他們將推遲進一步加息。美聯儲在過去19個月中將利率上調至5.25%至5.5%的22年高位,以冷卻經濟並控制通脹。

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在講話中表示,美聯儲官員正在“謹慎行事”。

最近的加速有幾個可能的驅動因素。

首先,通脹降溫和依然強勁的工資增長相結合,意味着薪水會走得更遠。

Pantheon Macroeconomics宏觀經濟學首席經濟學家伊恩·謝潑德森(Ian Shepherdson)估計,經通脹調整後的稅後收入以7%的年率增長。這將家庭儲蓄率從去年12月的3.4%上調至5月份的5.3%,增加了疫情時期刺激計劃剩餘的約1.2萬億美元的累積儲蓄。

在第三季度,家庭開始耗盡這些儲蓄,推動了新的支出。8月份儲蓄率降至3.9%。

巴克萊首席美國經濟學家馬克·吉安諾尼(Marc Giannoni)表示,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消退也可能使家庭更願意花錢,特別是現在經濟似乎已經擺脫了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和簽名銀行(Signature Bank)春季倒閉的影響。

在預測過去一年將出現衰退之後,《華爾街日報》本月調查的經濟學家表示,他們現在相信經濟將在未來12個月內避免衰退。

與此同時,美聯儲的加息並沒有產生預期的降溫效果。鮑威爾上周四表示,這可能是因為企業和家庭在疫情期間鎖定了較低的利率,當時美聯儲的短期利率目標接近於零。

事實上,傑富瑞(Jefferies)的經濟學家發現,盡管美聯儲加息,但企業利息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在過去一年中一直在下降。根據紐約聯儲的研究,雖然較高的抵押貸款利率使新房融資變得更加困難,但根據紐約聯儲的研究,在疫情期間,大約有 1400 萬房主進行了再融資。該銀行發現,這降低了許多家庭的抵押貸款支付,在某些情況下,允許他們兌現一些房屋淨值,從而在第二季度將家庭儲蓄增加了約4000億美元。

經濟何去何從?經濟學家指出了三種可能的結果。

首先,這種勢頭可能是短暫的。盡管小時工資在上漲,但工人的工作時間卻在減少。經通脹調整後的每周工資同比同比下降0.2%,為5月以來的首次下降。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家庭收入可能會下降。

其次,經濟可能會繼續過熱,並再次推高通脹。這可能會促使美聯儲進一步加息,減緩經濟並增加經濟衰退的風險。

第三,增長可能保持強勁,但通脹仍可控。這將是世界上最好的,因為它意味着更高的生產率,這意味着經濟可以生產更多的商品和服務,而不會出現導致通貨膨脹的瓶頸。如果是這樣的話,更強勁的增長可能會繼續下去,而美聯儲不必加息。

有一些希望的跡象。勞動年齡人口在勞動力中的比例 ,即正在工作或尋找工作的人,這是二十多年來最高的。這表明就業增長可以保持高位,而雇主不必大幅提高工資,以至於他們也必須提高價格。

由於聯邦提供了補貼,向清潔能源的過渡正在引發新的商業投資。今年第二季度,私營部門非住宅支出占經通脹調整後的國內生產總值的14.7%,是2007年以來的最高份額。

然而,就目前而言,許多經濟學家不願意接受這種樂觀的情景。“經濟是否發生了變化,以至於我們不必擔心勞動力市場緊張帶來的通脹壓力?我不認為是這樣,“標準普爾全球(S&P Global)經濟學家本·赫松(Ben Herzon)表示。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