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報道說,2022年2月,俄羅斯發射了一顆名為宇宙2553號的衛星,在全球緊張局勢加劇之際引發了人們的焦慮猜測。
就在衛星進入軌道幾周後,俄羅斯軍隊入侵烏克蘭,用導彈和炸彈轟炸了基輔和其他城市。正當北約組織緊急支援勢單力薄的烏克蘭時,全世界擔心這場衝突可能升級為核戰爭。
今年2月,美國議員發表了一份關於“嚴重國家安全威脅”的措辭隱晦的聲明,引發了媒體的軒然大波。美國官員將矛頭指向了宇宙2553號衛星,並透露他們擔心這顆衛星正在進行的測試可能會導致在太空軌道上部署核武器。
官員們明確表示,目前俄羅斯尚未部署此類武器——但這已不再是科幻小說中的情節。
除了莫斯科,沒有人知道宇宙2553號究竟在做什麼。
那麼,太空核爆炸會是什麼樣子?會產生什麼影響?為了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更清楚地了解地球軌道上成千上萬的衛星。
最外層的衛星位於地球同步軌道,與地球表面上方約22000英里處的地球自轉保持同步,人類靠此進行廣播電視、無線電、通信和天氣預報。
低地球軌道是一個擁擠得多的領域,每天有數千顆衛星繞地球飛行十幾次。
國際空間站位於低地球軌道,距離地球表面約260英里。
此外還有神秘的宇宙2553號,以略高於1200英里的高度繞地球運行——只有10顆其他衛星曾與之共享這一軌道,現在已不複存在。
白宮官員證實,他們認為宇宙2553號旨在測試“反衛星能力”的組件,這種能力可能會通過在太空引爆核彈來破壞軌道技術。
我們大概知道這會是怎樣的情形。
早在1962年,美國就在太空中引爆了一顆140萬噸級的核武器,這次試驗被稱為“海星一號”。炸彈爆炸產生了強大的電磁脈衝,並釋放出一圈輻射帶,在地球上空盤旋了數月之久,摧毀了當時軌道上24顆衛星中的三分之一,導致夏威夷的街燈熄滅,電網受損。
1962年7月9日晚,在距離爆炸地點約800英里遠的檀香山,人們從地面看到了“海星一號”爆炸。爆炸中斷了電話服務,弄壞了路燈,還觸發了防盜警報。
美國國防部的一份報告指出,其“強烈”的爆發現象照亮了“太平洋的廣闊區域”。
如今,低地球軌道上擁擠不堪,數以千計的通信、觀測和科學衛星為地球上的現代生活提供支持。
太空核爆炸會造成無差別破壞,有可能使美國及對手的許多能力喪失,從互聯網服務到跟蹤導彈發射的預警軍事系統。
數百顆衛星可能失去校正定位的能力,導致相互碰撞。這可能會產生時速超過10,000英里的碎片群,撞擊數千顆其他衛星,並產生凱斯勒綜合症。
注:凱斯勒綜合症(Kessler Syndrome),又稱為“太空碎片連鎖反應”,是由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唐納德·J·凱斯勒在1978年提出的一個理論。這個理論描述了太空中的人造物體(如廢棄的衛星、火箭的上級、碎片等)在碰撞後產生更多的碎片,這些碎片再與其他物體碰撞,進而產生更多的碎片,形成一種連鎖反應。這個現象可能會導致低地球軌道變得充滿大量高速移動的碎片,極大地增加其他衛星和航天器被擊中的風險,甚至可能使未來的太空任務變得不可行。這種情況不僅會影響通信、導航和氣象衛星等重要的空間資產,還會對國際空間站(ISS)及其他載人航天任務構成嚴重威脅。
一些碎片將在大氣層中燃燒殆盡,但在最壞的情況下,地球將被太空垃圾雲籠罩,使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技術倒退數十年,並導致人類無法進行太空飛行。
“在更高的當量下,低地球軌道比20世紀60年代擁擠得多,核爆炸將造成毀滅性的後果,摧毀全球衛星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天體物理學家、美國天文學會副會長格蘭特·特倫布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