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食用油行業巨頭金龍魚因自媒體平台曝光的“罐車運輸食用油亂象”問題而備受關注。有博主通過追蹤涉事車輛的行車軌跡,發現該車輛曾在金龍魚旗下工廠卸貨,這一消息迅速引發公眾熱議,金龍魚也因此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7月9日晚間,金龍魚在官網發布聲明表示作為世界500強企業,我們對食品安全有規範及完備的管理體系,對於散裝食用油運輸有嚴格監管。我司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散裝食用油運輸的相關規定,制定了集團性管理制度,並嚴格落實。
7月10日,金龍魚針對近期自媒體平台上關於其散裝食用油運輸安全問題的報道,正式發布了全面自查結果及詳細回應。
金龍魚在回應中強調,就近期出現的散裝食用油運輸安全問題的報道,集團內組織了全面自查,自查結果顯示:集團下屬各企業在散裝食用油安全運輸中均履行了監管責任,對運輸車輛的專用資質、前續裝載、油罐清洗、油罐檢查等要求均進行了嚴格落實。
針對自媒體報道中提及的特定貨車軌跡,金龍魚逐一澄清:涉武漢工廠行程為該車注冊後第一次運輸,即裝運時為新車狀態;涉陝西工廠行程,裝運前,裝載工廠按照相關制度要求,核驗了其罐身的食用油標識及前載的書面蓋章證明件,並進行了清罐、驗罐,檢驗合格後方進行了油料裝載,施鉛封後發運;油品到廠後,收貨工廠驗證鉛封,並進行了國家標準規定的食品安全、質量各指標檢測,產品品質檢測結果均符合國家有關要求。從裝車到卸車,形成了完整閉環,產品指標完全符合國家標準,企業充分履行了監管責任。
然而,盡管金龍魚方面積極回應並展示了自查成果,但市場反應依然顯著。7月10日早盤,金龍魚股價競價低開超過8%,創下了曆史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國務院食安辦對此類問題高度重視,已迅速組織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糧食和儲備局等多個部門召開專題會議,並成立聯合調查組,旨在徹查食用油罐車運輸環節存在的相關問題。對於違法企業和相關責任人,將依法嚴懲、絕不姑息。同時舉一反三,組織開展食用油風險隱患專項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