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報道,香港前報業大亨黎智英在首次出庭為自己辯護時,稱《蘋果日報》代表了香港的核心價值觀,包括法治、民主追求以及言論、宗教和集會自由等權利。他否認自己支持港獨,並說倡導香港獨立的想法是“瘋狂”的。
他正面臨可能讓其終身沉默的國家安全指控。
黎智英是北京大規模打擊異議行動中的主要目標之一。星期三的庭審是他近四年來的首次公開發言。
這位前媒體大亨表示,在2019年的民主運動期間,一度升溫但始終只是邊緣想法的分離主義呼聲是一種“陰謀”。
他說:“考慮到這些想法本身就是瘋狂的,所以我從未允許我的員工或報紙提到這些。”
黎智英當天現身九龍西法院時,看起來消瘦但精神還好,身穿灰色外套、綠色毛衣和白襯衫。
在被押入法庭時,他向旁聽席揮手致意,那里擠滿了頂着大雨排隊通宵只為一睹這位76歲老人風采的支持者。
黎智英的審判,實際上是因為他曾經在香港這片前英國殖民地被允許公開表達的行為。
這次庭審一天前,法官依據北京制定的法律,對包括黃之鋒在內的多位知名前活動人士判刑,這是國安法下最強硬的一次。
自2020年12月因國家安全指控被拒絕保釋並拘留以來,黎智英在法庭上唯一的發言就是“無罪”。
但星期三,他在證人席上講述了自己的故事版本。
黎智英在證詞中,講述了自己為何出售服裝連鎖品牌佐丹奴,並在香港回歸中國前幾年創辦媒體公司壹傳媒。
他表示,他已關閉的《蘋果日報》代表了香港的核心價值觀,包括法治、民主追求以及言論、宗教和集會自由等權利。
黎智英被控煽動叛亂和與外國勢力勾結制裁中國及香港官員。北京指控這位前報業大亨支持港獨,但多年來他一直否認這一指控。
通過將數十名有影響力的立法者、記者和學者關押入獄,當局幾乎摧毀了這個曾經自由的亞洲城市中的異議空間。
在這場鎮壓行動中,外國法官從香港終審法院創紀錄的離開,引發了對法治的擔憂,而法治正是這座城市作為金融中心吸引力的關鍵。
黎智英的起訴,成為習近平政府與一些西方主要經濟夥伴之間的摩擦點。特朗普曾在競選中承諾,將要求中國領導人釋放黎智英,而英國領導人斯塔默在本周於巴西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上也對黎智英的案件表示關切。
根據一支國際律師團隊的說法,自2020年12月以來,黎智英一直被單獨關押。英國已呼籲釋放黎智英,並要求提供領事探視權,稱黎智英是英國公民。
香港當局否認黎智英受到不公待遇,聲稱是他自己選擇了單獨牢房。
中國共產黨不太可能屈服於國際壓力。北京指控黎智英是叛國者,稱他與美國勾結,從事針對香港和中國的敵對活動。
黎智英支持民主的《蘋果日報》,在2019年因支持反對中國大陸加強控制的抗議活動而被香港當局關閉。
這位前紡織業巨頭被指控與外國勢力串謀勾結,最高刑罰是終身監禁。
此外,他還被控密謀發表煽動性材料,依據的是重新啟用的殖民時代法律。
黎智英曾長期批評中國政府,曾公開侮辱李鵬,稱其為“王八蛋的兒子”,旗下的小報支持2014年和2019年的大規模民主抗議活動。
北京將這些抗議活動稱為試圖推翻政府的“顏色革命”。
黎智英12歲時乘船逃離中國,作為廣東省的難民,他在成為零售業巨頭後積累了財富,並創辦了香港最受歡迎的小報之一。他認為自己的成功得益於香港的自由,並表示他在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前創辦報紙是為了捍衛這些權利。
2019年,《蘋果日報》因呼籲市民爭取大陸沒有的自由而成為焦點。
北京於次年實施國家安全法後,這類號召便被定為非法。黎智英被捕,報紙被迫停刊。
黎智英的律師辯稱,政府未能提供證據證明在2020年國家安全法生效後,黎智英的所謂串謀計劃仍在進行。
檢方反駁稱,黎智英同事的證詞,顯示違法行為在法律生效後並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