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機遇,中小銀行如何發揮關鍵作用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合作>正文

抓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機遇,中小銀行如何發揮關鍵作用

文 / 第三方供稿 來源:第三方供稿

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回顧總結了2024年經濟工作成效,分析了當前經濟形勢,並對2025年發展方向做出了部署。對於中小銀行而言,這次會議不僅是政策宣導的契機,更是深刻的業務機遇信號。會議明確了未來經濟發展的重點方向,包括經濟複蘇、擴大內需、支持創新、穩定房地產市場和深化改革等方面,為中小銀行提供了寶貴的政策指引。

面對這一系列政策信號,中小銀行應緊跟經濟發展的步伐,從自身特點出發,積極適應新的經濟環境,抓住發展機遇,推動業務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一、經濟複蘇的政策支持:如何優化融資結構?

會議指出,盡管面臨外部壓力和內部困難的雙重挑戰,2024年中國經濟依然取得了穩中有進的成效。這為銀行業,尤其是中小銀行,提供了明確的政策支持方向。財政政策的加大力度和貨幣政策的適度寬松,為銀行業提供了充足的流動性支持,並預示着資本市場的良好前景。

在經濟複蘇的大背景下,中小銀行應積極抓住政策機遇,優化融資結構,推動高質量發展。一是應加大對地方企業、民營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特別是在創新型、小型制造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方面。這些企業不僅對地方經濟的增長具有重要推動作用,還能有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中小銀行應通過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提供更加靈活和精準的融資支持,幫助這些企業解決資金瓶頸,推動其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和政策導向。例如,蘇商銀行依托其數據驅動的創新模式,通過打造全流程數據能力體系,精準服務小微企業。二是還需根據國家政策的重點方向,調整貸款結構,特別是圍繞消費和投資效益提升的目標,聚焦消費貸款、教育貸款以及綠色金融等新興領域。消費貸款可以助力促進內需,尤其是在中低收入群體和年輕消費者中間,教育貸款則有助於提升整體人力資源素質,推動未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綠色金融的關注不僅契合國家的環境政策,也為銀行提供了新的業務增長點。

二、擴大內需,聚焦消費:如何布局金融產品創新?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提振消費,尤其是中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能力,並推動多元化消費場景的創新。這一戰略對中小銀行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如何通過創新金融產品滿足消費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成為中小銀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中小銀行不僅需要順應消費升級的趨勢,更要利用數字化和科技創新來提升服務效能,推動經濟內需的穩定增長。

在這一背景下,提振消費無疑是擴大內需的重要環節。中小銀行應通過產品創新和靈活的信貸政策來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尤其是針對年輕群體和老齡化社會的消費特點,推出定制化的消費金融產品。例如,針對年輕群體,中小銀行可以推出智能化、數字化的消費信貸服務,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提供精準的信用評估和個性化的貸款方案,以提高他們的消費能力和意願。比如蘇商銀行在這一領域通過數字化技術對消費金融實現全流程改造,累計服務個人消費用戶超過1700萬戶,為提振消費注入了強勁動力。而面對老齡化社會的銀發經濟需求,可以推出符合老年人群體特點的金融產品,如專為老年人設計的低利率貸款、健康保險及老年人專項消費信貸等,既滿足老年人日常生活所需,又能幫助他們提高生活質量。

此外,數字化轉型對於提升中小銀行的服務效率和客戶體驗至關重要。通過加強線上支付、信用評分、消費金融等數字化服務的建設,銀行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務,並通過精確的風險評估,提高放貸效率和精準度。同時,中小銀行可以利用“人工智能 ”的戰略,推動金融產品的數字化創新。這不僅有助於提升運營效率,還能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的參與。通過不斷優化客戶體驗,提升銀行的產品和服務質量,中小銀行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為經濟增長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三、推進科技與產業融合:中小銀行如何服務新興產業?

科技創新被列為2025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並通過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產業的升級與轉型。這一戰略方向為中小銀行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特別是在支持創新型企業和新興產業方面。對於中小銀行而言,如何準確識別並支持這些創新型企業,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通過為科技型企業提供精準金融支持,銀行不僅能助力企業創新,還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支持創新型企業和推動產業升級,已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中小銀行應通過建立更加靈活和差異化的金融服務體系,深入挖掘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需求,推動更多創新項目的落地。為了精準識別創新型企業,銀行可以與地方政府、高新技術企業及創投機構加強合作,建立科技金融服務平台。這些平台不僅能為科技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還能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提供精準的信貸風險評估和個性化的金融產品,降低創新企業融資難度。同時,銀行應根據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包括種子期投資、研發資金支持和成長期貸款等,幫助企業解決不同階段的資金需求。

此外,中小銀行還應加大對綠色金融和數字技術的布局,發揮金融杠杆支持環保和可持續發展項目的作用。隨着綠色技術和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環保技術和低碳項目,這為中小銀行提供了新的市場機遇。銀行可以通過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等金融產品,支持環保和綠色能源項目的發展,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資金支持。同時,銀行還應關注數字化轉型趨勢,推動科技創新與金融服務深度融合,提升自身服務效率。通過加強科技創新的應用,中小銀行不僅能幫助創新型企業解決資金問題,還能提高自身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市場地位,增強競爭優勢。

四、穩樓市,增強金融穩定性:如何調整風險管理策略?

會議強調,要穩房地產市場,並通過政策組合拳加強房地產風險的防範。對於中小銀行而言,如何有效管理房地產貸款的風險以及調整房地產相關產品結構,將是未來工作的重點。房地產市場的波動性和不確定性使得銀行需要更加審慎地評估房地產貸款,確保在經濟下行和市場調整的背景下,銀行資產的安全性。

在穩房地產市場的政策背景下,中小銀行必須進一步優化房地產金融風險管理策略。首先,銀行要加強對房地產項目的盡職調查和貸款審批流程,確保貸款投向合規、項目可行、回報穩健的房地產項目。特別是在房地產市場波動較大的地區,銀行應嚴格評估貸款的風險,並設置合理的風險預警機制,防止房地產貸款的過度集中。此外,中小銀行可以通過提高貸款審批的精準度,加強與房地產企業的合作,深入了解項目的實際情況,降低因市場波動而產生的壞賬風險。

除了加強風險管控外,中小銀行還可以通過多元化金融產品來降低單一行業的風險暴露。例如,銀行可以為城市更新、舊房改造等項目提供創新融資解決方案,拓寬房地產金融的應用場景。通過支持新型房地產模式,如綠色建築、智慧城市等,銀行不僅能夠為行業注入新的發展動力,還能探索市場化的金融產品,推動房地產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這樣的多元化戰略有助於銀行分散風險,同時也能抓住房地產市場轉型中的機遇,增強自身在房地產金融領域的競爭力。

五、深化改革,提升競爭力:如何增強市場適應性?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強對經濟體制的改革,推動標誌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對於中小銀行來說,這一系列改革措施為提升競爭力提供了寶貴的機會,尤其是在資金成本、風險控制和創新服務等方面。如何有效應對改革帶來的挑戰,成為中小銀行亟待解決的問題。

經濟體制改革不僅為中小銀行帶來壓力,也為其提供了提升競爭力的契機。一是,深化金融科技的應用是中小銀行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途徑。通過引入先進的金融科技,中小銀行可以大幅提高運營效率,優化客戶服務體驗,降低人力成本和運營成本。此外,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中小銀行能夠更精準地進行風險控制,提升信貸審批和風險評估的精準度,從而降低違約風險,並提高資金利用效率。例如,蘇商銀行通過全流程數字化改造,在營銷獲客、用信放款等環節上線多個核心科技系統,大幅提升了運營效率和服務能力。二是,在資金成本控制方面,中小銀行應密切關注市場利率波動及政策變化,靈活調整資產負債結構,確保資金鏈的穩定性和流動性。合理的資產配置不僅能幫助銀行規避利率風險,還能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資金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特別是在當前經濟形勢下,銀行需要靈活應對宏觀經濟的變化,及時調整策略,確保自身在金融市場中的競爭力。三是,創新服務模式是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中小銀行可以通過開發定制化的金融產品,滿足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提升客戶粘性。同時,加大在綠色金融、消費金融等新興領域的布局,搶占市場先機,提升服務的多樣性和專業化水平。同時,結合數據資產管理的行業趨勢,借鑒蘇商銀行在數據知識產權領域的探索,為企業提供數據資產入表和融資服務,助力科技型企業提升競爭力。

結語:抓住機遇,共同發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中小銀行提供了清晰的政策方向,面對當前複雜的經濟形勢,只有順應政策導向,靈活調整業務布局,才能在未來經濟複蘇和轉型過程中搶占先機。中小銀行不僅需要提高傳統金融服務的水平,更要在數字化、綠色金融等領域尋找新的突破口,從而在政策的引導下實現穩健發展。

(作者:施誌暉 江蘇省數字金融協會常務副秘書長、蘇商銀行金融科技實驗室主任助理)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