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墨西哥制造就是中國制造嗎?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合作>正文

經濟學人:墨西哥制造就是中國制造嗎?

文 / 第三方供稿 來源:第三方供稿

特朗普認為墨西哥是中國企業向美國出口的特洛伊木馬,這個說法對嗎?經濟學人的文章進行了分析。

這是2018年,特朗普與中國開啟了貿易戰。墨西哥從中受益,因為許多公司為了避免關稅,將生產多樣化並遷出中國。由於勞動力成本低、基礎設施良好以及最重要的與美國的自由貿易協定,墨西哥被視為理想選擇。

然而,隨着特朗普第二個任期臨近,這種邏輯正在轉變。

相比其他國家,中國企業更青睞墨西哥,對墨西哥的投資大幅增加。特朗普已經威脅,如果墨西哥不能阻止非法入境的移民和毒品,他將在“上任第一天”對墨西哥進口商品征收25%的關稅。

他認為,這些中國企業正在利用墨西哥作為免關稅進入美國的通道。這種看法可能最終會導致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USMCA)瓦解。

對於中國在墨西哥的活動,美國兩黨早已表達了擔憂。2019年,美國官員擔心中國出口商只是將墨西哥作為進入美國市場的跳板,特別是鋼鐵和鋁產品。然而,這一問題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決。墨西哥對來自中國的鋼鐵和鋁進口實施了關稅,並引入了“熔煉和澆鑄”規則,要求鋼鐵必須在墨西哥“進行實質性改造”後才能出口到美國。

至於直接欺詐的情況——比如從中國進口產品,重新貼上“墨西哥制造”的標簽後出口到美國,這種現象可能相對罕見。

如今,焦點集中在中國企業在墨西哥組裝或制造產品後銷往美國的現象,這相當普遍。

2023年,墨西哥超越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商品出口國。同時,中國對墨西哥的出口也激增。

2002年,墨西哥出口到美國的產品中,中國零部件的價值占比不到5%。到2020年,這一比例已經上升到21%。

電動車生產是一個重要議題。全球銷售的大多數電動車都是中國制造的,通常價格比美國企業的電動車更低,且質量相當或更高。

今年9月,拜登將中國進口電動車的關稅提高到100%。沒有關稅的情況下,銷量可能會激增。

不過,這項關稅並不適用於在墨西哥生產的電動車。

特朗普聲稱,中國汽車制造商正在美國邊境南部建造“大型”工廠。但這一說法並不屬實。目前只有一家中國合資企業在墨西哥及周邊市場生產電動車。

中國最大的電動車制造商比亞迪表示,將在墨西哥建廠,每年生產15萬輛電動車,但這一計劃尚未實現。

本月,規模較小的電動車制造商Solarever宣布將在墨西哥北部建廠。

實際上,中國企業的擴展更集中在供應鏈的下遊領域。2018年,只有8家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在墨西哥運營。截至2023年底,這一數字已增至至少20家。這些企業生產飾條、電池外殼以及先進技術部件,例如駕駛輔助軟件。

許多在墨西哥制造的汽車,盡管使用了中國零部件,但依然滿足USMCA(美墨加協議)對汽車零部件75%需來自墨西哥的要求——無論這些零部件是否由中國企業生產,從而享受自由貿易資格。

不過,布魯金斯學會的約書亞·梅爾策指出,即使符合法律規定,政治上的耐受度卻在下降。他說:“任何與中國沾邊的東西都會引發懷疑。”

前墨西哥駐中國大使豪爾赫·瓜哈爾多也表示,“新的中國產的意思,已經變成了由中國制造(注,原文是Made by China is the new Made in China)”。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中國-墨西哥研究中心負責人恩里克·杜塞爾·彼得斯說,如今USMCA所代表的自由貿易,已經被對中國的擔憂所壓倒。這一問題將在2026年的協議審查中成為關鍵議題。

今年9月,特朗普提名的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奧警告稱,“中國在墨西哥作為中間方的猖獗剝削”,以及“對USMCA的操控”正在加劇。

加拿大的政界人士甚至提議將墨西哥踢出USMCA,並與美國重新簽訂雙邊自由貿易協議。

墨西哥官員抱怨,外界對中國在墨西哥投資的關注是虛偽的。與中國每年向美國投資的數十億美元相比,中國對墨西哥的直接投資(FDI)規模很小。然而,在墨西哥,中國的直接投資增長迅速,而對美國的直接投資卻在下降。

研究機構榮鼎咨詢集團的數據顯示,墨西哥官方的FDI統計似乎嚴重低估了中國的投資,實際投資額可能是官方數據的六倍。自2013年以來,中國在墨西哥的累計投資達到了130億美元。

一位北美外交官表示,墨西哥正在為“未能及時察覺局勢變化”付出代價。

墨西哥總統克勞迪婭·謝因鮑姆已經認識到這一點。她的政府正努力取悅北方的鄰國。墨西哥設立了一個機構,用以審查外國投資,模仿美國和加拿大的類似機構。

政府還計劃用墨西哥生產的零部件替代進口的中國零部件。經濟部長馬塞洛·埃布拉德表示,墨西哥必須開始生產微芯片和鋰電池。

此外,墨西哥還不斷推出其他迎合特朗普的政策。墨西哥經濟部官員路易斯·羅森多·古鐵雷斯說:“墨西哥希望與加拿大和美國成為一個團隊。”

然而,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的恩里克·杜塞爾·彼得斯指出,這些討論與貿易的複雜現實脫節。在墨西哥的外國公司中,大多數是美國企業,占墨西哥對美國出口的70%。

像通用汽車和福特這樣的美國汽車制造商已經將中國企業納入了供應鏈之中。一些美國企業甚至鼓勵中國供應商在墨西哥設廠。

進口替代需要時間和激勵措施。然而,墨西哥財政緊張的政府,無法提供類似美國用以推動國內芯片和電池生產的補貼。此外,一些零部件根本無法在中國以外的地方采購。

墨西哥汽車工業協會的奧德拉西爾·巴爾克拉指出:“我們尚未在本地區為電動車電池等產品建立供應鏈。”

與此同時,墨西哥還有另一層擔憂。2000年代初,墨西哥在對美出口中輸給了中國。如果中國企業開始在北美供應鏈中取代墨西哥企業,墨西哥可能再次遭受打擊。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智庫美洲對話的瑪格麗特·邁爾斯也指出了這一點。

在這一點上,美國和墨西哥官員看法一致。路易斯·古鐵雷斯表示,墨西哥傳遞給美國的信息是,“我怎樣才能幫助你生產那些從亞洲進口的東西?”

他說,“因為這也會對我們有利。”

來源:加美財經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