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烏白宮會晤內容導讀
激烈爭執的背景與起因
根據 www.TodayUSStock.com 報道,2025年2月28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會晤從經濟合作談判演變為激烈爭吵,導致原定簽署的礦產資源協議胎死腹中。會晤旨在敲定美國參與開發烏克蘭自然資源的經濟夥伴關系,但特朗普及其副總統JD Vance指責澤連斯基“缺乏感恩”並“無禮”,引發雙方唇槍舌劍。特朗普警告:“你在拿第三次世界大戰賭博!”並稱澤連斯基“沒有談判籌碼”,隨後在社交媒體發文:“他準備好談和平時再回來。”此事件將美烏關系推至低谷,經濟外交計劃受挫。
美國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此前表示:“這將拉近兩國人民與商界的聯系,是雙贏。”然而,澤連斯基堅持援助烏克蘭符合美國利益,強調歐洲安全需合作,確保和平。雙方曆史恩怨,包括特朗普近期稱澤連斯基為“獨裁者”,加劇了緊張氣氛。
經濟協議的細節與中斷
原計劃的經濟協議名為“重建投資基金”,旨在通過美國公司開發烏克蘭的鋰、鈦等礦產資源,建立長期經濟夥伴關系。據泄露文本,烏克蘭政府將把未來自然資源(包括油氣和礦產)收入的50%投入該基金,美國則提供資金支持。協議原定在周五下午新聞發布會前簽署,但爭吵後澤連斯基提前離場,特朗普取消發布會,導致協議前景不明。以下表格概述協議關鍵點:
項目 | 內容 | 狀態 |
---|---|---|
基金名稱 | 重建投資基金 | 未簽署 |
烏克蘭貢獻 | 50%資源收入 | 待定 |
美國角色 | 資金與企業開發 | 暫停 |
協議旨在讓美國“收回”對烏克蘭的援助,同時支持其經濟穩定。特朗普稱美國公司駐紮烏克蘭可作為“事實上的安全保障”,但未承諾軍事支持。澤連斯基則強調:“這對歐洲大陸安全至關重要。”
對美烏關系與市場的衝擊
此次爭執嚴重損害美烏經濟合作前景。協議擱淺使烏克蘭失去潛在資金來源,其2024年經濟增長率已因戰爭跌至3%,而美國企業錯失進入烏克蘭稀土市場的機會。參議員Lindsey Graham(長期支持烏克蘭的共和黨人)稱澤連斯基為“糟糕投資”,建議其向特朗普道歉,否則“未來難以合作”。市場反應迅速,Blackstone等有意投資烏克蘭的公司股價盤後下跌約2%,反映對地緣政治風險的擔憂。
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上感謝特朗普的支持,但堅持“烏克蘭需要公正持久的和平”,未示歉意。特朗普則表示:“態度不改變,交易難成。”此次事件暴露了經濟外交在政治博弈中的脆弱性。
2025年經濟與和平前景展望
展望2025年,美烏關系與經濟協議命運懸而未決。特朗普在2月28日爭執中稱:“交易很難做,除非態度轉變。”但他此前預計協議將“重塑地區經濟”,暗示若關系緩和,仍可能重啟談判。烏克蘭礦產(如鋰)對美國科技產業至關重要,但美國地質調查局報告顯示,烏克蘭稀土儲量遠不及中國的4400萬噸,且多在俄控區,短期開發難度大。特朗普本周也提及與俄羅斯的稀土交易,顯示其多邊策略。
澤連斯基或需在安全保障與經濟讓步間妥協。專家預計,若美烏在3月前未恢複談判,烏克蘭可能轉向歐洲尋求支持,而特朗普可能加大對俄接觸,影響和平進程。
編輯總結
特朗普與澤連斯基2月28日白宮爭吵導致50%礦產收入協議未簽,凸顯經濟外交在政治衝突中的脆弱性。特朗普要求“尊重”與烏克蘭“無籌碼”的態度,使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合作計劃陷入僵局。2025年若雙方無法彌合分歧,和平與經濟前景將進一步受挫,但潛在的經濟利益或為後續談判留有餘地。
名詞解釋
重建投資基金:美烏擬通過礦產開發建立的經濟合作機制。
稀土資源:包括鋰、鈦等關鍵礦物,用於電子和高科技產業。
經濟外交:以經濟利益為杠杆推動外交目標的策略。
安全保障:烏克蘭尋求的軍事或政治支持以對抗俄羅斯。
2025年相關大事件
2025年2月28日:特朗普與澤連斯基白宮爭吵,礦產協議未簽(來源:Getty Images)。
2025年2月15日:特朗普提議與俄談稀土交易(來源:CNN)。
2025年1月23日:烏克蘭經濟因戰爭預計增長3%(來源:World Bank)。
專家點評
“爭吵暴露特朗普交易外交的局限,烏克蘭需謹慎平衡。” ——Jane Foley,Rabobank外匯策略主管,2025年2月28日。
“協議若擱淺,美國企業將錯失戰略資源機會。” ——Michael Hewson,CMC Markets首席分析師,2025年2月27日。
“澤連斯基需在安全與經濟間找到妥協點。” ——Kathleen Brooks,XTB研究總監,2025年2月26日。
“特朗普或轉向俄羅斯,烏克蘭處境更艱難。” ——Peter Garnry,Saxo Bank股票策略主管,2025年2月25日。
“經濟合作前景渺茫,除非雙方態度軟化。” ——David Cheetham,Xafa市場分析師,2025年2月24日。
來源:今日美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