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讀
D-Wave量子計算突破
根據 www.TodayUSStock.com 報道,2025年3月13日,D-Wave Quantum (QBTS.US)宣布,其退火量子計算機在模擬複雜磁性材料時,性能遠超全球頂級傳統超級計算機。《科學》雜誌刊登的研究顯示,D-Wave機器僅用20分鍾完成任務,而傳統超算需耗時近百萬年,且電量消耗驚人。這一突破標誌着量子計算在實用領域的重大進展,引發市場熱烈反響。以下為性能對比:
計算方式 | 完成時間 | 能耗 |
---|---|---|
D-Wave量子計算機 | 20分鍾 | 低 |
傳統超級計算機 | 近百萬年 | 超高 |
量子概念股集體暴漲
受D-Wave突破性消息提振,量子計算概念股隔夜全線走強。IonQ Inc (IONQ.US)大漲近17%,Quantum Computing (QUBT.US)漲超14%,Arqit Quantum (ARQQ.US)漲超13%,Rigetti Computing (RGTI.US)漲超11%,昆騰 (QMCO.US)漲超10%,D-Wave自身漲超8%。盤前交易中,相關股票繼續保持強勢,顯示投資者對量子計算潛力的信心激增。
巨頭加碼與英偉達量子日
量子計算熱潮並非首次掀起。2024年末,谷歌Willow芯片引爆關注;2025年2月,微軟 (MSFT.US)推出Majorana 1量子芯片,稱實用量子計算僅“幾年之遙”;亞馬遜 (AMZN.US)隨後發布首款量子芯片。然而,英偉達 (NVDA.US)CEO黃仁勳卻持謹慎態度,認為應用尚需數十年。下周,英偉達GTC大會首設“量子日”(3月21日淩晨1:00-3:00),黃仁勳將與D-Wave、IonQ、Rigetti高管同台探討,釋放重新審視量子潛力的信號。
量子計算核心企業解析
量子計算技術路徑多樣,以下為美股主要玩家概覽: - 超導量子:谷歌、Rigetti、IBM主推,操作速度快、可擴展性強,但相幹性較弱。谷歌Willow芯片提升相幹性,Rigetti專注雲平台,IBM以Qiskit領跑。 - 量子退火:D-Wave獨樹一幟,擅長優化問題,獲美國國防部認可。 - 光量子:QUBT聚焦集成光子學,應用於AI和網絡安全。 - 離子阱:霍尼韋爾和IonQ主打高保真度,IonQ計劃2025年推64量子比特系統。 - 量子安全:Arqit提供抗量子加密解決方案。
編輯總結
D-Wave的突破再次點燃量子計算熱潮,概念股集體飆升反映市場對其實用化前景的樂觀預期。谷歌、微軟、亞馬遜等巨頭加碼布局,英偉達“量子日”更凸顯行業風向轉變。民生證券認為,量子計算結合AI或將顛覆傳統算力瓶頸,成為新質生產力引擎。然而,黃仁勳的謹慎提醒投資者,技術落地尚需時日,短期熱潮需警惕回調風險。
名詞解釋
退火量子計算:利用量子退火技術解決優化問題的一種量子計算方式。
超導量子位元:基於超導電路的量子比特,速度快但易受環境幹擾。
離子阱技術:通過捕獲離子實現量子計算,保真度高但擴展性有限。
2025年相關大事件
2025年3月13日:D-Wave宣布量子計算超越傳統超算,研究登《科學》雜誌。
2025年2月15日:微軟發布Majorana 1量子芯片,加速行業競爭。
2025年3月21日:英偉達GTC大會首設“量子日”,聚焦未來發展。
國際投行與專家點評
“D-Wave突破驗證了量子計算的實用潛力,IonQ等股票大漲反映市場熱情。英偉達‘量子日’或推動行業整合,但技術商用化仍需5-10年,短期波動難免。”
“量子計算熱潮重燃,D-Wave成果具里程碑意義。谷歌和IBM在超導領域領先,IonQ的離子阱技術具長期潛力。投資者需平衡熱情與風險。”
“D-Wave的20分鍾模擬震撼市場,量子股飆升合理。英偉達若調整立場將提振信心,但黃仁勳的謹慎有理,應用落地仍需突破瓶頸。”
“量子計算概念股因D-Wave突破集體起舞,微軟和亞馬遜布局加速行業競爭。短期投機情緒高漲,建議關注技術進展而非盲目追高。”
“D-Wave的成功為量子計算正名,IonQ和Rigetti潛力可期。英偉達‘量子日’或成轉折點,但實用化需解決相幹性和成本問題,投資需謹慎。”
來源:今日美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