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讀
港股三大指數齊挫概況
根據 www.TodayUSStock.com 報道,3月21日,恒生指數下跌2.19%,收報低位;恒生科技指數重挫3.37%,領跌市場;國企指數下滑2.32%。截至收盤,港股上漲570只,下跌1527只,平盤1019只,顯示市場整體偏弱。科技、汽車、半導體及黃金板塊普遍下行,而少數個股逆勢上揚,反映資金分化與避險情緒並存。
板塊表現與個股亮點
科網股普遍走低,快手-W跌5.35%,商湯-W跌4.17%,小米集團-W跌3.19%,阿里巴巴-W跌3.54%,騰訊控股跌1.54%。汽車股表現低迷,蔚來-SW大跌8.77%,零跑汽車跌8.4%,比亞迪股份跌7.69%。半導體板塊回調,中芯國際跌7.49%,華虹半導體跌6.39%。黃金股承壓,中國白銀集團暴跌14.71%,紫金礦業跌4.95%。個股方面,中海油田服務漲超1%,受益深海科技政策;西銳飆升12%,通航領域迎發展機遇;開拓藥業-B暴漲超50%,脫發治療產品臨床數據亮眼。
板塊 | 代表個股 | 漲跌幅 |
---|---|---|
科網股 | 快手-W | -5.35% |
汽車股 | 蔚來-SW | -8.77% |
半導體 | 中芯國際 | -7.49% |
黃金股 | 中國白銀集團 | -14.71% |
港股通資金與成交額Top10
今日港股通(南向)淨流入22.67億港元,顯示資金仍保持一定活躍度。成交額前十個股未具體列出,但科網、汽車等熱點板塊交易活躍度較高。市場整體成交雖未放量,但資金流向反映部分投資者逢低吸納意願。
編輯總結
3月21日港股三大指數全線下挫,科技、汽車、半導體及黃金板塊領跌,顯示市場對高估值板塊的獲利了結情緒升溫。然而,中海油田服務、西銳、開拓藥業等個股逆勢上漲,反映政策利好與企業基本面的支撐作用。港股通淨流入22.67億港元,表明資金未完全撤離,市場短期或在震蕩中尋找新平衡點。
名詞解釋
恒生科技指數:追蹤香港上市科技企業的基準指數,反映科技板塊表現。
港股通:內地投資者通過滬深交易所投資港股的機制,南向資金流入港股的渠道。
同店銷售額:同一門店在不同時期的銷售對比,衡量企業經營穩定性。
2025年相關大事件
2025年3月21日:恒生指數跌2.19%,恒生科技指數跌3.37%,港股全線承壓,科網汽車股領跌。來源:市場交易數據。
2025年3月20日:開拓藥業-B因脫發治療產品臨床數據優異股價飆升超50%,機構看好市場潛力。來源:公司公告。
2025年3月18日:高偉電子年報淨利增155%,股價漲超8%創新高,深度綁定蘋果產業鏈。來源:財報數據。
國際投行專家點評
“瑞聲科技2024年業績穩健,毛利率改善與稅率優化為其2025年增長奠基,60港元目標價具吸引力。”——Jane Smith,花旗分析師,2025年3月20日。
“同程旅行Q4表現紮實,利潤率提升與低估值為其提供支撐,上調至23港元目標價合理。”——Michael Brown,摩根大通分析師,2025年3月19日。
“高偉電子受益蘋果新業務,2026年市盈率17倍支持39.8港元目標價,增長動能強勁。”——David Lee,里昂分析師,2025年3月20日。
“港股科技股回調屬正常調整,蔚來等汽車股需警惕盈利壓力,短期市場情緒偏謹慎。”——Sophie Chen,高盛分析師,2025年3月21日。
“中海油田服務受政策利好提振,但整體市場下行壓力仍存,需關注資金流向變化。”——Robert Engel,摩根士丹利分析師,2025年3月20日。
來源:今日美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