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3月25日 11:30,恒生醫療保健指數(HSHCI)下跌2.08%。成分股方面漲跌互現,醫脈通(02192)領漲9.52%,錦欣生殖(01951)上漲6.05%,康諾亞-B(02162)上漲5.13%;聯邦制藥(03933)領跌10.70%,訊飛醫療科技(02506)下跌10.39%,三生制藥(01530)下跌8.46%。恒生醫療ETF(513060)下跌1.52%,最新報價0.45元,盤中成交額已達8.17億元,換手率5.73%。
消息面上,3月20日,國務院正式印發《關於提升中藥質量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質量 創新”為核心,圍繞資源保護、產業升級、臨床價值、國際拓展四大維度提出8章21條政策。
申萬宏源研報指出,(1)我們認為CXO板塊股價調整已基本結束,等待價值逐步回歸。全球研發管線持續擴張。全球醫療健康投融資在下行後企穩回暖,未來醫療健康整體融資有望迎來觸底回升;(2)華為已宣布組建醫療軍團,建議關注華為相關醫療領域合作公司及AI醫療公司。
光大證券表示, 我們建議增加港股醫藥板塊配置,積極關注高質量的低估值標的。1)醫療器械板塊:在產品競爭力方面具備領先優勢的企業將成為下一批領軍者,部分企業也會有取得海外收入的機會。2)醫療服務板塊:優質公司既展示了穩健經營的能力,也有望實現內生與外延同步的增長。3)化學制藥:傳統制藥企業正在經曆轉型創新,優質品種的引進或授出或帶來股價催化,建議關注低估值業績穩健增長的企業;4)創新藥板塊:創新國際化是中國制藥產業升級換代的必由之路,我們認為應當重點關注新藥已在海外上市且有優於海外創新藥臨床數據支持或新藥會在海外上市的創新藥企業。5)CXO板塊:關注訂單邊際持續改善的企業。
恒生醫療ETF緊密跟蹤恒生醫療保健指數,恒生醫療保健指數提供一項市場參考指標,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經營醫療保健業務證券的整體表現。
規模方面,恒生醫療ETF近3月規模增長4.25億元,實現顯著增長,新增規模位居可比基金1/3。
份額方面,恒生醫療ETF近半年份額增長9.98億份,實現顯著增長,新增份額位居可比基金1/3。
數據顯示,杠杆資金持續布局中。恒生醫療ETF最新融資買入額達1.12億元,最新融資餘額達6.06億元。
絕對收益方面,截至2025年3月24日,恒生醫療ETF自成立以來,最高單月回報為28.34%,最長連漲月數為4個月,最長連漲漲幅為38.75%,上漲月份平均收益率為7.00%。
超額收益方面,截至2025年3月24日,恒生醫療ETF近1年超越基準年化收益為1.97%。
截至2025年3月21日,恒生醫療ETF近1年夏普比率為1.14。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3月24日,恒生醫療ETF今年以來最大回撤4.74%,相對基準回撤0.45%,在可比基金中回撤最小。
費率方面,恒生醫療ETF管理費率為0.50%,托管費率為0.15%。
跟蹤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3月24日,恒生醫療ETF今年以來跟蹤誤差為0.033%,在可比基金中跟蹤精度最高。
從估值層面來看,恒生醫療ETF跟蹤的恒生醫療保健指數最新市盈率(PE-TTM)僅25.87倍,處於近1年2.55%的分位,即估值低於近1年97.45%以上的時間,處於曆史低位。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24日,恒生醫療保健指數(HSHCI)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藥明生物(02269)、百濟神州(06160)、信達生物(01801)、康方生物(09926)、石藥集團(01093)、京東健康(06618)、中國生物制藥(01177)、阿里健康(00241)、巨子生物(02367)、再鼎醫藥(09688),前十大權重股合計占比54.86%。
恒生醫療ETF(513060),場外聯接(博時恒生醫療保健ETF發起式聯接(QDII)A:014424;博時恒生醫療保健ETF發起式聯接(QDII)C:014425)。
以上內容與數據,與界面有連雲頻道立場無關,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