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省450億!公募降費深化:指數基金單省10億,QDII全面邁入1.2%時代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合作>正文

每年省450億!公募降費深化:指數基金單省10億,QDII全面邁入1.2%時代

文 / 第三方供稿 來源:第三方供稿

2025年,中國公募基金行業迎來系統性費率改革的關鍵之年。隨着管理費、交易傭金、銷售費用“三階段降費”路徑的深入推進,行業正從單一成本削減轉向利益分配機制重構,推動投資者獲得感與行業高質量發展形成共振。

在管理費改革方面,年初以來多只QDII及權益類基金密集發布調費公告。摩根歐洲動力策略股票(QDII)、摩根日本精選股票(QDII)等五只產品自3月31日起,年管理費率從1.8%統一下調至1.2%;宏利印度股票(QDII)、國富亞洲機會股票(QDII)等產品同期完成相同幅度調整。據Wind數據顯示,經過此輪調降後,公募基金行業1.5%-1.8%的高管理費率已基本退出市場,標誌着始於2023年的第一階段降費目標全面達成。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改革不僅覆蓋QDII產品,權益類基金如宏利複興混合、匯豐晉信低碳先鋒股票等也同步完成費率調降,行業整體邁入“1.2%時代”。

交易傭金改革作為第二階段核心任務,成效在最新披露的2024年數據中得到驗證。根據監管要求,被動型基金傭金費率上限設定為萬分之2.62,主動型基金不超過萬分之5.24。

隨着前兩階段改革落地,2025年行業聚焦第三階段銷售費用調整。研究機構測算顯示,若將客戶維護費分成比例從27%調降至20%,可釋放約41億元讓利空間;股票型、混合型等產品的銷售服務費若統一降至0.2%,年度節省規模達67億元,調至0.1%則可擴大至177億元。此外,贖回費計入基金資產的新規預計增加約12億份資產規模,直接惠及存量持有人。這些措施與監管部門提出的“年均為投資者節約450億元”目標形成呼應。

此次系統性改革得到政策強力支持。證監會《關於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施意見》明確要求規範銷售收費機制,引導短期資金轉為長期配置。值得關注的是,指數基金領域迎來深度變革,指數基金領域改革成效尤為突出,存量產品指數使用費改由管理人承擔後,僅此一項每年即為投資者節省近10億元,頭部機構管理規模超百億的ETF產品單只年省成本可達300萬元

在費率改革推動下,行業生態正發生根本性轉變。超過690只基金產品加入降費行列,涉及規模達3.2萬億元,其中寬基ETF管理費普遍降至0.15%,托管費調至0.05%。這種“費率透明化”趨勢倒逼機構優化成本結構,頭部公募依托規模效應加速資源整合,中小機構則轉向特色化產品尋求突破。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公募行業“四大費用”合計同比減少12%,管理費、交易傭金降幅分別達14%和31%,印證改革實效。

這場以投資者利益為核心的深度變革,正在重塑行業競爭邏輯。隨着考核機制轉向“三年業績權重不低於80%、五年不低於50%”的長周期評價體系,基金經理短期投機行為受到剛性約束。薪酬改革方案明確,跑輸基準10%或負收益產品的基金經理薪酬將降50%,並建立業績追索機制。Wind數據顯示,當前約40%的主動權益基金面臨達標壓力,行業或將迎來投研能力的全面洗牌。

從管理費調降完成階段性目標,到交易傭金實質性下降,再到銷售費改革蓄勢待發,公募基金行業正沿着清晰的改革路徑穩步推進。在“引導短期資金轉為長期配置”的政策導向下,這場變革不僅關乎成本優化,更意味着行業從規模驅動向價值創造轉型,為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隨着費率每降低0.01%產生的複利效應逐步顯現,公募基金有望真正成為普惠金融的典範,助力投資者共享資本市場發展紅利。

以上內容與數據,與界面有連雲頻道立場無關,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