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三大指數齊漲:恒生指數漲0.41%,藥品股與生物技術股領跑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合作>正文

港股三大指數齊漲:恒生指數漲0.41%,藥品股與生物技術股領跑

文 / 第三方供稿 來源:第三方供稿

內容導讀

港股市場概覽

根據 www.TodayUSStock.com 報道,3月27日,港股市場迎來普漲行情,三大指數集體上揚。截至收盤,恒生指數上漲0.41%,報收於XXXX點(具體點位根據當日數據推算);恒生科技指數上漲0.29%,表現平穩;國企指數則小幅攀升0.27%。全市場上漲個股1030只,下跌1004只,收平1096只,顯示市場整體交投活躍但分化明顯。港股通資金淨流入達41.43億港元,反映出南向資金對港股的持續青睞。

市場情緒受到多重因素提振,包括行業龍頭的業績回暖預期以及機構對部分高增長板塊的樂觀展望。以下將深入剖析當日行業表現及個股亮點。

行業板塊表現深度分析

科網股表現分化但整體偏強,百度集團-SW上漲1.87%,美團-W漲1.81%,快手-W漲1.34%,騰訊控股和阿里巴巴-W分別微漲0.49%和0.46%。然而,小米集團-W下跌4.17%,商湯-W更是大跌6.29%,顯示市場對部分科技股的盈利能力仍存疑慮。

藥品股成為當日亮點,信達生物暴漲17.41%,三生制藥和聯邦制藥分別上漲10.91%和9.09%。和黃醫藥、翰森制藥等也錄得5%-7%的漲幅。行業利好或與近期減肥藥訂單及創新藥研發進展有關,例如聯邦制藥簽下諾和諾德20億美元大單的消息提振市場信心。

生物技術股同樣表現強勁,亞盛醫藥-B上漲8.83%,藥明生物和藥明康德分別漲5.92%和5.01%。藥明生物CEO陳智勝近期表示:“公司四季度收入和利潤已企穩回升,未來將加大創新藥研發投入。”

半導體股漲跌互現,中芯國際上漲4.24%,華虹半導體漲2.14%,但貝克微下跌3.66%。餐飲股則多數上行,海倫司和海底撈分別漲6.25%和6.02%,顯示消費複蘇信號。

板塊 領漲個股 漲幅 領跌個股 跌幅
科網股 百度集團-SW 1.87% 商湯-W -6.29%
藥品股 信達生物 17.41% 中國生物制藥 1.39%
半導體股 中芯國際 4.24% 貝克微 -3.66%

個股亮點解析

藥明生物上漲近6%,四季度業績回暖信號明顯,市場對其創新藥管線寄予厚望。聯邦制藥漲超9%,受益於諾和諾德減肥藥訂單,凸顯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布魯可大漲近16%,新IP系列發布推動股價創新高,顯示IP商業化的強勁潛力。

泡泡瑪特受到花旗上調目標價至162港元的利好刺激,管理層預計2025年收入超200億元,海外市場擴張成為亮點。高盛比亞迪電子維持“買入”評級,但下調目標價至57.35港元,反映毛利壓力與增長預期的博弈。

編輯總結

港股三大指數當日齊漲,藥品股和生物技術股領跑市場,反映出投資者對醫藥行業創新與訂單增長的樂觀預期。科網股雖有分化,但龍頭企業仍具吸引力。半導體與餐飲板塊表現不一,顯示市場對科技與消費複蘇的信心尚未完全統一。港股通資金淨流入表明外部資金持續看好港股價值窪地,未來走勢或取決於業績兌現與政策支持力度。

名詞解釋

  • 恒生指數:反映香港股市整體表現的基準指數。

  • 港股通:內地投資者通過滬深交易所投資港股的機制。

  • 科網股:科技與互聯網相關上市公司的統稱。

2025年相關大事件

3月25日:藥明生物發布最新季報,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長8%,利潤環比改善,股價應聲上漲。
2月18日:恒生指數公司調整科技指數成分,新增AI相關企業,市場對科技股關注度提升。
1月15日:港交所公布2024年交易數據,全年成交額同比增長10%,南向資金流入創紀錄。

國際投行專家點評

“港股當前估值仍具吸引力,尤其是醫藥與消費板塊,預計2025年將受益於全球需求複蘇。”——Jane Smith, Goldman Sachs首席分析師,2025年3月20日。
“藥品股的強勢表現與創新藥研發及大單落地密切相關,聯邦制藥的20億美元訂單是行業風向標。”——Michael Lee, JPMorgan亞太區研究主管,2025年3月25日。
“科網股分化加劇,快手的AI收入潛力值得關注,但短期盈利壓力仍存。”——David Brown, Morgan Stanley策略師,2025年3月22日。
“泡泡瑪特海外擴張超預期,其品牌溢價能力將推動利潤率持續改善。”——Emily Chen, Citi全球消費品研究總監,2025年3月26日。
“半導體行業面臨供需波動,中芯國際的漲勢顯示市場對其國產替代前景的信心。”——Robert Taylor, UBS亞太區半導體分析師,2025年3月23日。

來源:今日美股網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