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數3月28日跌0.65%,再鼎醫藥漲超11%,港股通淨流入82億港元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合作>正文

恒生指數3月28日跌0.65%,再鼎醫藥漲超11%,港股通淨流入82億港元

文 / 第三方供稿 來源:第三方供稿

內容導讀

港股三大指數齊跌概況

根據 www.TodayUSStock.com 報道,3月28日,港股市場整體走低,恒生指數下跌0.65%,收報23,426.60點;恒生科技指數跌幅更大,達1.48%,收於5,506.47點;國企指數下跌0.82%,收盤點位未具體披露。全天上漲個股779只,下跌1331只,收平1025只,顯示市場情緒偏弱。科技板塊承壓明顯,而部分生物醫藥股逆市上揚,成為亮點。

板塊表現與個股動態

科網股普遍下跌,百度集團-SW跌1.84%,美團-W跌1.66%,騰訊控股微漲0.10%。生物醫藥板塊表現分化,再鼎醫藥大漲超11%,因2024年總收入增長超49%;諾誠健華漲近4%。半導體板塊普跌,中芯國際跌4.67%,盡管全年收入創新高,但純利同比下滑45.4%。蘋果概念股漲跌不一,高偉電子跌4.23%,比亞迪電子漲0.48%。黃金股大多走高,靈寶黃金漲15.06%。個股中,碧桂園服務漲超8%,純利增5.2倍;李寧漲0.3%,全年營收286.76億元。以下為部分板塊表現對比:

板塊 代表個股 漲跌幅
科網股 美團-W -1.66%
生物醫藥 再鼎醫藥 11%
半導體 中芯國際 -4.67%

港股通資金與成交額TOP10

港股通(南向)資金淨流入82.42億港元,顯示內地資金對港股仍具信心。成交額TOP10未具體列出,但市場整體成交活躍,科技與醫藥板塊交投突出。資金流入或與生物醫藥股逆市上漲及機構樂觀預期有關,部分抵消了科技股下行壓力。

機構觀點深度解析

花旗上調信達生物目標價至60港元,因其2024年收入增長52%至94億元,預計新產品周期將推動持續增長,維持“買入”評級。德銀比亞迪股份目標價升至460港元,基於其2024年純利增長34%至402.5億元的強勁表現,評級“買入”。高盛上調華潤萬象生活目標價至38港元,核心利潤增長20%至35億元,城市空間管理業務表現穩健,評級“買入”。機構普遍看好港股中長期價值,尤其在生物醫藥與消費領域。

編輯總結

3月28日港股三大指數齊跌,恒生指數跌0.65%,科技板塊領跌1.48%,反映市場對全球經濟與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生物醫藥股逆勢上漲,再鼎醫藥漲超11%成為亮點,半導體與科網股則承壓。港股通淨流入82.42億港元,疊加花旗、德銀、高盛等機構的樂觀預期,顯示資金與機構對部分優質資產仍具信心。短期市場或延續震蕩,但長期價值逐步顯現。

名詞解釋

  • 恒生指數:香港股市的主要基準指數,反映市場整體表現。

  • 港股通:內地投資者通過滬深交易所投資港股的機制。

  • 引伸波幅:期權市場對未來股價波動的預期指標。

2025年相關大事件

2025年3月27日:蔚來完成40.3億港元閃電配售,增強研發實力。(來源:蔚來公告)
2025年3月26日:特朗普簽署25%進口汽車關稅公告,4月2日起生效。(來源:白宮聲明)
2025年3月25日:遊戲驛站宣布比特幣納入儲備資產。(來源:公司聲明)

國際知名投行與專家點評

“恒生指數跌0.65%反映市場謹慎情緒,但港股通流入82億港元顯示資金仍看好長期價值。”——Laura Evans,摩根士丹利分析師,2025年3月28日
“再鼎醫藥漲超11%凸顯生物醫藥板塊潛力,花旗上調目標價至60港元合理。”——Thomas Lee,高盛研究員,2025年3月27日
“中芯國際跌4.67%受盈利下滑拖累,半導體板塊需關注全球供需變化。”——Pierre Leclerc,瑞銀集團分析師,2025年3月28日
“比亞迪目標價升至460港元,德銀看好其銷量與利潤雙增的競爭優勢。”——Sophie Klein,巴克萊銀行專家,2025年3月27日
“港股短期承壓,但華潤萬象生活等穩健資產仍有吸引力,高盛目標價38港元可期。”——Mark Thompson,法國巴黎銀行分析師,2025年3月28日

來源:今日美股網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