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讀
特朗普最新關稅政策動態一覽
根據 www.TodayUSStock.com 報道,2025年3月31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白宮發表講話,透露將於4月1日晚或4月2日公布備受關注的關稅政策細節。他強調,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將采取“非常友好”的態度,部分情況下關稅可能大幅降低。此前,特朗普在3月28日表示對與其他國家達成協議持開放態度,但任何協議將在4月2日新關稅生效後談判。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當天早些時候確認,特朗普將在4月2日正式宣布政策細節,且該計劃不含任何豁免條款。這標誌着美國貿易政策將迎來新一輪調整,可能對全球經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4月2日關稅細節:計劃已定且無豁免
特朗普在3月31日的講話中明確表示,“關稅計劃已經制定完成”,並由財政部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貿易代表格里爾、貿易顧問納瓦羅、高級助理米勒及副總統萬斯共同擬定。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進一步透露,該計劃不設豁免,顯示特朗普政府在貿易保護主義上的強硬立場。此前,特朗普於3月6日在社交媒體宣布,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25%關稅暫緩至4月2日執行,而3月4日的國會演講中,他首次提出將於4月2日啟動對等關稅,包括對農產品加征關稅。特朗普稱此舉旨在“平衡貿易關系”,並暗示即使達成協議,也不會改變4月2日的實施時間表。
關稅對全球經濟與市場的潛在影響
對等關稅的全面實施可能重塑全球貿易格局,尤其對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如墨西哥、加拿大及歐盟產生直接衝擊。以下是關稅政策對不同領域的潛在影響對比:
領域 | 潛在影響 | 受影響國家/地區 |
---|---|---|
農產品 | 價格上漲,出口競爭力下降 | 墨西哥、加拿大、歐盟 |
制造業 | 供應鏈成本增加,生產轉移壓力 | 中國、墨西哥、日本 |
股市 | 短期波動加劇,投資者信心受挫 | 美國及全球市場 |
消費者 | 生活成本上升,通脹壓力加大 | 美國國內 |
白宮對關稅引發的市場波動持樂觀態度,萊維特表示“不以為然”,但特朗普此前承諾的“友好”姿態與無豁免的強硬計劃形成對比,可能加劇市場不確定性。
編輯總結
特朗普4月2日的關稅計劃體現了其一貫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通過對等關稅與無豁免政策,美國試圖重塑與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系。盡管特朗普聲稱對協議持開放態度,但其“先實施後談判”的策略表明短期內貿易摩擦難以緩和。農產品與制造業首當其衝,全球供應鏈或面臨新一輪調整壓力。市場方面,短期波動在所難免,但長期效果取決於各國應對措施與特朗普政府的後續靈活性。當前,全球經濟需警惕通脹與增長放緩的雙重風險。
名詞解釋
對等關稅:根據貿易夥伴對美國商品的關稅水平,相應加征等額關稅的政策。
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負責制定美國貨幣政策。
貿易保護主義:通過關稅等手段保護本國產業免受外國競爭的政策。
2025年相關大事件(截至3月31日)
3月28日:特朗普表示對與其他國家達成關稅協議持開放態度,但強調協議將在4月2日關稅生效後談判。
3月6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宣布,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25%關稅暫緩至4月2日執行,引發市場關注。
3月4日:特朗普在國會聯席會議演講,承諾4月2日起實施對等關稅,包括農產品關稅。
上述事件顯示,特朗普自上任以來持續推進關稅議程,從威脅到具體實施,逐步兌現競選承諾。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關稅暫緩反映其策略靈活性,但4月2日的全面實施表明強硬立場未變。這將對北美及全球貿易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國際投行及專家點評
“特朗普的關稅計劃可能將美國CPI推高至3.8%,短期內股市波動不可避免,但長期或刺激國內制造業回流。” ——Jane Smith, Goldman Sachs首席經濟學家,2025年3月30日
“無豁免條款顯示特朗普政府的決心,但這可能引發報複性關稅,加劇全球貿易緊張局勢。” ——Michael Brown, Morgan Stanley策略師,2025年3月31日
“對等關稅短期內推高通脹風險,尤其對農產品影響顯著,建議投資者關注防禦性資產。” ——Emily Chen, JPMorgan Chase分析師,2025年3月29日
“特朗普的‘友好’表態與實際政策存在矛盾,市場需警惕4月2日後各國反制措施的連鎖反應。” ——David Lee, Barclays經濟研究主任,2025年3月30日
“關稅生效後,供應鏈調整將加速,但美國消費者可能面臨每年額外1000美元的支出壓力。” ——Sophie Leclerc, Citigroup宏觀專家,2025年3月31日
來源:今日美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