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讀
市場概況:銀行股從高位回落25%
根據 www.TodayUSStock.com 報道,2025年4月,美股銀行板塊即將迎來新一輪財報季,摩根大通、富國銀行、摩根士丹利和紐約梅隆銀行將於4月11日率先披露第一季度業績。年初至2月中旬,銀行股表現強勁,多只股票年度漲幅超兩位數並創曆史新高。然而,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的全球市場動蕩,導致KBW銀行指數從高位回落約25%,年內累計跌幅超17%。盡管第一季度美國經濟整體穩健,但近期貿易不確定性加劇了市場對經濟放緩的擔憂,銀行股面臨嚴峻考驗。
財報前瞻:摩根大通與高盛盈利樂觀
盡管市場情緒承壓,第一季度(截至3月31日)經濟數據仍為銀行提供了支撐,機構普遍預測大型銀行盈利將超年初預期。以摩根大通為例,Q1每股收益預計達4.64美元,營收440.53億美元,同比增長超5%;高盛每股收益預計12.39美元,營收148.44億美元,同比增長超4%。摩根士丹利預計每股收益2.21美元,營收166.07億美元,同比增長近10%。相比之下,富國銀行營收預計207.6億美元,略低於去年同期,但每股收益1.23美元仍超預期。以下為部分銀行預測對比:
銀行 | 每股收益(美元) | 營收(億美元) | 同比增長 |
---|---|---|---|
摩根大通 | 4.64 | 440.53 | 5% |
高盛 | 12.39 | 148.44 | 4% |
富國銀行 | 1.23 | 207.6 | -0.5% |
關鍵主題:淨利息收入與資本回報備受關注
高盛研報指出,本季財報投資者將聚焦三大主題。首先是淨利息收入(NII),受貸款增長乏力和收益率曲線趨平影響,高盛下調2025年NII預測至同比增長5%,低於市場預期70個基點。其次,交易收入和投行業務複蘇存在不確定性,盡管Q1交易收入預計增長中高個位數,但宏觀波動可能拖累後續表現,投行業務量同比下降10%。最後,資本回報方面,大型銀行持有超700億美元超額資本,若監管寬松,可能推動股息和回購增長35%。摩根大通CEO傑米·戴蒙近期表示:“我們將根據經濟環境靈活調整資本策略。”
關稅影響:衰退擔憂籠罩銀行前景
特朗普宣布對所有對美出口加征10%基準關稅,並對部分國家實施更高“對等”稅率,引發全球貿易緊張局勢。摩根大通將美國經濟衰退概率上調至60%,警告關稅將通過供應鏈中斷和商業情緒惡化放大風險。傑米·戴蒙強調:“貿易不確定性可能導致長期經濟聯盟分裂,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高盛與匯豐等機構同樣上調衰退預期,市場擔憂通脹重燃和增長放緩。分析師下調銀行股評級,預計貸款增長指引趨保守,撥備增加將進一步承壓盈利。
編輯總結
美股銀行第一季度財報預計展現穩健基本面,但特朗普關稅政策帶來的宏觀不確定性已顯著影響市場情緒。淨利息收入增長放緩、交易業務複蘇存疑及資本部署謹慎,反映出銀行在樂觀業績與潛在風險間的平衡。未來,貿易戰升級可能加劇衰退壓力,投資者需密切關注銀行管理層對下半年展望的表態。
名詞解釋
淨利息收入(NII):銀行從貸款中賺取的利息與支付存款利息的差額,是核心盈利指標。
KBW銀行指數:追蹤美國銀行股表現的基準指數,反映行業整體趨勢。
資本回報:銀行通過股息和股票回購向股東返還資本的規模和效率。
2025年相關大事件
4月7日:特朗普宣布10%基準關稅政策,多國誓言反制,全球股市市值蒸發超5萬億美元。(來源:彭博社)
3月31日:美國第一季度經濟數據收官,GDP增長預計2.3%,低於年初預期。(來源:美聯儲亞特蘭大分行)
2月15日:KBW銀行指數創年內新高,銀行股年度漲幅普遍超10%。(來源:Wind金融終端)
1月20日:特朗普就職,重申貿易保護主義立場,市場預期政策不確定性加劇。(來源:路透社)
國際知名投行與專家點評
“關稅政策將推高通脹並削弱消費需求,銀行淨利息收入可能在下半年承壓。” —— Michael Feroli, JPMorgan首席經濟學家(2025年4月5日)
“盡管Q1財報或超預期,但貿易戰風險可能導致銀行估值倍數下調15%-20%。” —— Betsy Graseck, Morgan Stanley銀行分析師(2025年4月6日)
“投行業務複蘇放緩可能拖累高盛與摩根士丹利表現,需關注其資本部署計劃。” —— David Konrad, Goldman Sachs研究主管(2025年4月4日)
“富國銀行基本面穩健,但貸款增長乏力可能限制其長期潛力。” —— Chris Marinac, Janney Montgomery Scott研究總監(2025年4月7日)
“宏觀不確定性加劇下,銀行應優先提升撥備以應對潛在衰退風險。” —— Laura Zhang, Barclays經濟學家(2025年4月8日)
來源:今日美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