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蒙預測國債市場將出現“混亂”,美聯儲將被迫幹預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合作>正文

戴蒙預測國債市場將出現“混亂”,美聯儲將被迫幹預

文 / 第三方供稿 來源:第三方供稿

彭博報道,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表示,他預計美國國債市場將出現“混亂”,美聯儲將不得不進行幹預。

戴蒙在周五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說:“由於各種規章制度,國債市場將出現混亂。”

他補充道,等這種情況發生時,美聯儲會出手幹預——但要等到“他們開始有些慌亂的時候”。

本周,由於特朗普不斷變化的關稅政策引發市場更大範圍的動蕩,國債收益率(尤其是長期債券)飆升。此舉引發了人們對國債作為避險資產吸引力的質疑,並加劇了對對衝基金可能正在解除兩種流行杠杆交易的擔憂:一種是利用現金國債與期貨之間價格差的交易,另一種是利用國債收益率與掉期利率之間利差的交易。

這兩種交易策略是典型的杠杆套利操作:“現金與期貨套利”(Cash-Futures Basis Trade)中,交易者同時做多國債現貨(即直接買入國債)並做空相應期限的國債期貨,或者反過來,試圖從兩者之間的價格差異中獲利。這種策略通常使用高杠杆,因為收益本身很小,但在市場劇烈波動或流動性緊張時,容易引發大規模平倉,導致風險放大。

利用國債收益率與掉期利率之間利差的交易,是“掉期利差交易”(Swap Spread Trade)。交易者在這個策略中買入(或賣出)國債,同時通過利率掉期市場對衝風險,賺取掉期利率與國債收益率之間的差異。比如,當掉期利率高於國債利率時,交易者可能會買入國債並在掉期中支付固定利率,以此鎖定利差收益。這個策略同樣依賴杠杆,容易在利差劇烈變動時暴露大量風險。

這兩種交易本質上都是在“壓縮利差”中尋找微利機會,但在波動性上升和市場流動性下降的情況下,容易出現連鎖反應,引發市場動蕩。

2020年3月,隨着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投資者迅速撤出持倉,導致美國國債市場陷入癱瘓。美聯儲被迫出手幹預,承諾購買數萬億美元的債券,並向回購市場提供緊急融資。戴蒙表示,需要修改銀行監管規則,以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戴蒙說:“當國債市場波動劇烈、利差大而流動性低時,會影響所有其他資本市場。這正是推動改革的理由,而不是為了銀行的利益。”

有一種推測是,特朗普政府時期的監管者可能會推動一項改革,即將國債從美國銀行的補充杠杆率計算中剔除,從而允許金融機構增加國債持倉,而不會對資本充足率產生影響。

戴蒙表示,問題不僅在於補充杠杆率制度(SLR),還包括多項“存在嚴重缺陷”的監管規定。他認為,這些規定需要改革,以便銀行能夠在市場中發揮更積極的中介作用。

他說:“如果改革得當,利差會收窄,交易者會更加活躍。如果不改革,美聯儲將不得不介入,而我認為這是一個糟糕的政策選擇。”

這些評論是對戴蒙本周在年度致股東信中觀點的延伸。他在信中寫道,一些規定把國債“當作風險遠高於實際水平的資產”,並指出對一級交易商市場做市行為的限制,加上量化緊縮,可能導致國債市場波動大幅上升。

從監管角度來看,銀行在計算資本充足率和杠杆率時,需要考慮所持資產的風險水平。如果監管規定將國債設定為高風險資產,就意味着銀行在持有這些國債時,必須準備更多的資本來覆蓋潛在損失。

戴蒙的意思是,美國國債被認為是全球最安全的資產之一,但某些監管規則卻沒有反映這一現實,反而人為地提高了銀行持有國債的“成本”,使銀行不願意在市場緊張時充當中介提供流動性,從而加劇市場波動。

他說這類規則的“風險權重”設定得不合理,阻礙了銀行在關鍵時刻對市場的支持能力。

戴蒙寫道:“這些規則實際上阻止了銀行在金融市場中發揮中介作用——而且恰恰在市場最需要的時候,會造成更大痛苦。”

來源:加美財經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