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6月金融數據總覽
2022年7月11日,央行發布2022年6月金融數據。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數據顯示,6月末,M2同比增長11.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 0.3 個和 2.8 個百分點; M1貨幣供應同比增長5.8%,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 1.2 個和 0.3 個百分點;M0貨幣供應同比增長13.8%。
6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17萬億元,同比多增 1.47 萬億元。社融存量達到334.27萬億元,同比增長10.8%,前值10.5%。
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 13.68 萬億元,同比多增 9192 億元。6 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 2.81 萬億元,同比多增 6867 億元。
數據來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二、6月金融數據點評
1. 總量向好,結構顯著改善
整體上看,6月金融數據不僅總量增長上超預期,同時融資結構也呈現明顯改善的態勢,新增社融和人民幣貸款均創下曆年同期新高,在疫情邊際改善、國內穩增長政策的加持下,企業和居民融資需求表現不錯,當然這種超預期的增長既有填坑5月被抑制融資需求的因素,也有金融機構在上半年底衝刺的因素。
從社融新增的結構來看,本月一改票據衝量的特征,政府債券、企業中長期貸款與企業短期貸款是社融大增的最主要推動力量,顯示社融結構在6月被重塑。
政府債方面,本月新增16184億元,同比和環比分別多增0.87萬億和0.56萬億,為曆史同期最高水平。政府債的持續發力是上半年社融新增的重要結構特征。不過這是在預期中,因為,政策層面已經明確全年3.65萬億的地方專項債券額度要在今年6月底基本發行完畢,8月底前使用完畢。
企業中長期信貸顯著增長,新增14497億元,為曆史同期最高水平,大幅度好於上月表現,呈現出連續兩個月改善的特征。同時,企業短債也大幅增長,新增6906億元,為曆史同期最高水平。這意味着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增加,企業擴張的意願增強。
居民中長期信貸,本月新增4166.7億元,同比少增989.3億元,少增幅度顯著減少,這也意味着地產需求在持續恢複中,不斷接近曆史同期水平。
數據來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2. M2-M1剪刀差縮窄,經濟活力在提升
M1同比、M2同比與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分別為5.80%、11.40%和10.80%,環比分別上升1.20個百分點、0.30個百分點和0.30個百分點。可以看出,M1同比增速上升幅度明顯大於M2與社融,且M1與M2同比增速分別較預期0.90個和0.40個百分點,這意味着從存款端來看,企業通過把更多定期存款向活期存款轉移,以進行投資和生產,即企業的活力有一定修複。
對於6月份社融數據及後續的觀點:
華創證券認為,政府債對社融存量的拉動已達年內頂峰,若想維持政府債對社融存量大致3%的拉動,大致需要下半年多增2.5萬億的政府債券融資,但從額度上來看,即便專項債提前下達,其額度最多僅為2.19萬億,從這一視角觀察,從當下開始政府債對存量社融的拉動或已經達到最高點。今年三季度企業中長期融資呈現修複抬升,考慮到未來政府債同比增量大概率下滑的情境下,企業中長期貸款或難以維持當下較高的同比多增。
中銀證券認為,後期關注點主要包括:1. 上半年社融存量同比高於預期主要原因在於政府債發行前置以及政策推動下的短期融資,實體經濟內生融資需求持續性仍有待觀察, 往後看政策性銀行金融支持工具或成為三季度社融增長點;2. 6月M2-社融同比走平顯示資金空轉現象未出現明顯改善,從跨季後央行連續多日地量逆回購可以感受到三季度資金利率保持寬松但邊際收緊的導向;3. 受通脹預期抬升影響,央行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調整空間較小,三季度仍偏向於數量型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
民生證券認為,6 月社融信貸修複是在市場預期之內的,超預期的是新增社融總量回升的幅度,且結構上有明顯的改善優化,這反映了在疫情受控、寬信用政策發力持續支撐之下,實體融資需求有邊際顯著轉好。後續社融信貸恢複的持續性和斜率仍是央行需要關注的,年內政府債券前移給社融提供了較大支撐,而隨着發行基本結束,與此同時增量財政政策遲遲沒有落地,後續社融回升仍然有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