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美國股市經曆了一次驚人的上漲,其表現遠遠超過了世界其它地區。美國股市的強勁漲勢跨越了兩屆美國政府。然而,可能最終會發生變化。
我們有充分理由預計,未來幾年美國股市的表現將遜於全球其它地區。這並不意味着美國股指將下跌,但那些擁有可投資資金的投資者應將目光投向海外,尤其是新興市場。
美聯儲將推動這一趨勢
近期內,新興市場表現出眾的最明顯理由是美聯儲(fed)。
新興市場近期的幾輪疲軟都與美聯儲有關,新興市場的好轉很可能也將以美聯儲為中心。這是因為美元在決定全球金融市場狀況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新興市場的企業和政府往往持有更多的美元債務,而不是本幣債務。如果美元走軟,這往往會降低新興市場國家償還和購買美元計價債券的成本,從而支持這些經濟體的增長。隨着本幣相對美元升值,新興市場企業和個人有了更多的抵押品來借貸。這放寬了信貸條件,支持了經濟,開啟了一個正反饋循環。
在最近的記憶中,這種對美元的轉變發生過兩次,第一次是在2013年的“縮減恐慌”(taper tantrum)期間,第二次是在美聯儲2015年首次加息前夕。
2013年,那些擁有巨額經常賬戶赤字的國家的金融狀況出現了明顯的緊縮,而那些擁有盈餘的國家則沒有。下面的數據描繪了2013年5月的情況,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暗示可能縮減資產購買規模至2013年9月,而在當時,美聯儲卻暗示將繼續以同樣的速度購買資產。
我們在2015年加息前夕也看到了同樣的情況。這傳遞出的信息很明確:美元走強會損害那些擁有巨額經常賬戶赤字的經濟體。
當美國的貨幣政策相對於世界其他地區更為寬松時,我們可以預期美元會走弱。這是現在可能發生的情況。回想一下,2017年風靡一時的是“貨幣抵消”——美聯儲傾向於反對放松財政政策。如今,美聯儲總體上要求提高利率。
美聯儲還表示,隨着經濟從COVID-19打擊中複蘇,它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利率不變。美聯儲領導人還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在一段時間內適度地超出2%的通脹目標。機械地說,這暫時意味着“被動放松”——美聯儲不太可能對更強勁的經濟數據作出反應,發出收緊貨幣政策的信號。這對美元匯率是看跌的。
拜登的貿易政策將強化這一趨勢
其次,特朗普政府的一個標誌性問題是在貿易上采取強硬立場。征收關稅、威脅征收關稅以及對美國貿易關系采取反複無常的做法,都不受市場歡迎。
下方圖表繪制了對股票市場與彭博美元指數的對比分析。通過新聞分析追蹤在重大交易新聞發生的日子里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日累計點走勢。很清楚,當貿易消息變壞時,美元就會攀升。隨着2019年底貿易新聞的改善(第一階段中國貿易協定),美元走弱。
我們能從拜登政府身上期待什麼呢?至少,我認為中國的貿易政策不會那麼反複無常。作為一種安全的資產,美元經常被用來對衝風險。如果與貿易政策相關的風險溢價正在下降,那麼美元也應該下跌。
此外,貿易緊張局勢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得到緩解。鑒於美國選民對中國的負面看法日益加深,取消對中國征收的關稅可能很難讓人接受,但拜登政府取消對歐盟等美國傳統盟友征收的關稅可能更容易。簡而言之,貿易緊張局勢的緩解對美元不利,對全球經濟增長有利。
更強勁的全球增長將提振大宗商品價格。正如我們在2020年看到的全球經濟增長普遍放緩一樣,我們將在2021年看到各國經濟複蘇。經濟放緩的催化劑——COVID——畢竟是一樣的。全球經濟增長的反彈將為大宗商品價格提供助力。
在需求改善之際,銅等許多大宗商品的庫存仍相當緊張。庫存狀況並不特別令人驚訝,因為過去幾年價格疲軟導致礦業相關行業的資本投資非常疲弱。無論如何,大宗商品價格可能的改善將為新興經濟體帶來一筆特別的意外之財,而大宗商品是新興經濟體的一項關鍵出口。
隨着經濟重新開放,大型科技公司的表現應該會更糟
為什麼美國的表現會不如整體?我們認為,去年推動股市上漲的主要是那些行業。表現良好的行業是那些真正受益於待在家里的人的行業——在線零售商、數字流媒體服務、技術硬件和社交媒體。這些板塊占美國股市市值的很大一部分。
相比之下,受到衝擊的行業——航空公司、酒店和餐飲——所占市場份額相對較小。如果今年經濟真正重新開放,人們在家的時間減少,那麼去年由於經濟關閉而激增的許多公司現在將會遭受損失。如果科技股表現不佳,那麼不太適合做多整個美國市場。
簡而言之,未來幾年,有充分理由增加對美國以外市場的敞口。美元走弱、全球經濟增長走強、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以及貿易緊張局勢緩解,為全球股市(尤其是新興市場)表現優異提供了良好的背景。
來源:匯商
ID:forexpress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