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關注國內金融與制造業>正文

華為電視本月面世,華為輪值董事長又吐槽洗衣機按鍵太多,網友說......

文 / 黑風嶺巡山Mr.sun來源:FX168財經網

在手機行業取得成功後,華為會不會進軍家電一直是“薛定諤的貓”。

4月2日上午,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2019互聯網嶽麓峰會中表示:今天的家電產品,在使用上越來越不友好。高檔洗衣機有幾十個按鈕,用一個洗衣機和烤箱,要成為一個工程師才行。而用人工智能恰好可以解決這種複雜的方式,真正的智能應該是按一下按鈕,就可以完成所有的事情。

讓人猜測,繼電視後,華為難道又要做洗衣機了?

繼華為電視後,又有華為洗衣機

華為電視:是電視又不是電視?

3月20日,有多家媒體爆料稱"華為電視"將於四月份發布,屏幕供應商為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由京東方收購的蘇州高創代工生產。

華星光電回應稱,華為是華星光電在大尺寸及中小尺寸顯示屏上的重要合作夥伴,在大屏顯示終端領域正洽談合作。

3月14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出席AWE(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論壇上也被記者問到“華為是否要做電視?”,餘承東回應稱:華為接下來會推出具備AI功能的智能大屏,具備一些電視功能,普通的家電不做的

這樣來看,華為確實要做電視,但又不同於傳統電視,不知華為能否為電視行業帶來顛覆性的變革。

事實上,AI時代,家電之間的界限已經越來越模糊,例如,近幾年智能音響火爆,剛開始的智能音響還和傳統音響類似,現在的智能音響已經帶有屏幕,模糊了音響、平板電腦、電視之間的區別。

華為電視大有可為嗎?

“今天的家電產品,在使用上越來越不友好。高檔洗衣機有幾十個按鈕,用一個洗衣機和烤箱,要成為一個工程師才行。”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的這個觀點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

如果華為推出的產品能解決這些用戶痛點、產品槽點,銷量應該也會比較可觀。

據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為4774萬台,同比僅微增0.5%,海信、創維、小米、TCL等品牌排名前列。

媒體報道稱,華為電視的目標是一年銷售1000萬台,做電視行業第一名。因為對華為的體量來說,100—200萬台意義不大。

未來或將電視做成一台特大號手機,有統一的操作系統,能識別各種傳感器,控制各種家電,手機+電視成為控制智能家居的重要入口。 

華為商城中已經有很多華為或第三方的智能家居產品,華為也已經建立HiLink聯盟,目前這些智能家居主要通過華為手機APP控制,增加一個電視控制入口可以滿足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需求。

一直以來,用戶都希望手機屏幕更大,但作為日常使用的手機,其屏幕尺寸是有極限的,太大反而使用不便,所以廠商開始推出折疊屏手機,可大可小。

但三星、華為發布的折疊屏手機屏幕大小也在8寸以下,而電視卻可以做到60寸、70寸,在家中不少人會將手機視頻投屏到電視上觀看。

當用戶看電視時,想要調節客廳燈光光線,這時如果用手機控制需要:拿起手機—解鎖—點開APP—調節燈光多個步驟,不如直接在電視上調節控制方便。

IDC預測,2019年全球智能家居設備出貨量將達到8.327億台,如何控制未來高達幾十億台、甚至上百億台的智能家居設備,絕對是一個大生意。 

現在幾乎所有的家電都可能做成智能設備,包括電動窗簾、智能魚缸、智能鞋櫃等等。

華為將如何做智能家電? 

互聯網行業中,小米應該是智能家電產品最齊全的廠家,有人統計集齊一套小米智能家居全家桶需要36321元。

小米智能家居多由小米生態鏈企業提供,例如華米、紫米、綠米、青米、智米、創米、藍米、雲米等。

這些企業大都只從事研發,產品仍由代工廠生產,比較類似於貼牌生產,好處是產品共用小米標識便於統一宣傳。 弊端在於代工廠生產可能存在質量問題,而且因為所有產品都打着小米的名號,一家產品出問題,可能波及整個小米生態鏈品牌。

例如2018年小米推出小米空調,但格力、美的不會為小米空調代工,小米只能找小一點的廠商代工,在京東商城中,小米空調的銷量並不高

早前,餘承東曾明確表示華為永遠不做家電,只做產業的賦能者,不做行業的掠奪者。有人分析稱:作為智能家居入口的電視,華為肯定會做,但家電種類很多,華為不可能樣樣都做,也沒必要這樣,像洗衣機、冰箱這種,華為更多的可能只是賦能,傳統廠商使用華為提供的AI解決方案,讓華為手機、電視成為控制這些智能家電的入口。

傳統廠商又要膽顫? 

當互聯網企業進入一個行業時,通常被認為是“狼來啦”。事實上,樂視、小米已經進軍智能電視行業好幾年了,海信、TCL這些傳統電視廠商並沒有倒閉,反而越過越好。 

原因就是樂視、小米這些企業變革了電視行業,當傳統電視銷量下滑時,智能電視成為吸引用戶的一大亮點,讓用戶再次願意購買電視。

如果沒有智能電視,如果海信、TCL現在還在賣傳統電視,才會真的一台都難賣出去,樂視、小米其實救了海信、TCL這些傳統電視廠商。 

洗衣機也一樣,如果解決了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提出的按鍵太多的問題,洗衣機的銷量可能會大幅增加,整個行業都因此受益。

小米、華為它們取代的並不是海信、TCL、格力、美的,而是諾基亞、摩托羅拉。當小米、華為在智能家居領域越做越好時,最感到擔心的是三星、oppo、vivo,因為小米、華為的手機功能更強大了,用戶多了購買小米、華為的理由。

智能電視、智能家居看起來是一個好生意,但目前整個智能家居市場競爭白熱化,絲毫不比智能手機弱。傳統廠商、手機廠商、甚至阿里、騰訊都希望自己能成為智能家居的“主宰者”。

海信、小米、華為爭奪普通消費者的同時,還可以考慮政府機關,學校、企業等領域,它們對智能終端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政府辦事大廳、學校教學、餐飲行業點單都需要更加智能與方便。

分享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