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一季度中國經濟數據,GDP增速6.4%,和去年四季度持平,高於預期的6.3%。
對於中國經濟一季度的表現,我看到外界普遍用了一個詞:“高於預期”。
“高於預期”一方面說明中國經濟一季度的數據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好,另一方面我想說,一季度的數據其實非常正常,很多人之所以說高於預期,是因為很多人對中國經濟太悲觀,以致於當中國經濟的表現好時,他們就說“高於預期”。
我們可以看看一些具體的數據:
1、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8.5%,比1-2月份飆漲3.2個百分點,這個數字是66個月以來最高的。制造業的表現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好。
2、房地產開發1-3月增長11.8%,這個數字,甚至高於我的預期,房地產整體的表現比較強。
3、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8.5%,前三個月8.3%,穩定在8%以上,消費沒有預期的疲弱。特別是2019年3月,國內汽車銷量完成252萬輛,同比下降5.2%,相對於1到2月份下降接近15%,大大收窄。
4、進出口表現遠超預期。一季度,進出口增長3.7%,其中三月份出口13419億元,大漲21.3%。
5、3月份制造業經理采購指數50.5%,告別了連續三個月的收縮,重回擴張!
對於中國經濟一季度的表現,我一點都不感覺意外。在去年年底,當絕大多數的人對中國經濟很悲觀的時候,我大聲疾呼,不要對中國經濟過度悲觀。
在一些論壇上,我甚至直接把演講的主題確定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用過去的曆史告訴大家,對中國經濟過度悲觀是要犯錯誤的。因為中國經濟的韌性,中國宏觀政策的空間都很大。
中國經濟面臨很多困難,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有辦法解決這些困難。這是我當時對中國經濟非常有信心的主要原因。
現在來看,很多政策都在發力。
從貨幣政策看,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在加大,3月M2貨幣供應同比8.6%,創13個月新高;社會融資規模增量2.86萬億人民幣,比上年同期多1.28萬億元,遠高於預期。
從財政政策看,今年2萬億的減稅計劃正在認真執行,4月1日下調增值稅,各界反響很好,有力扭轉了企業的預期。5月1日,社保費率也即將下調,進一步為企業減負。其他影響中國經濟的因素都在克服。事實證明,對中國經濟盲目悲觀,誇大困難是很危險的。
事實上,早中國一季度經濟數據發布之前, 4月9日IMF發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在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的同時,將中國2019年經濟增速預期上調0.1個百分點至6.3%。
這再次說明,外界對中國經濟的預期在好轉。隨着二季度政策效應的逐漸顯現,中國經濟最困難的階段其實在慢慢過去。
當然,我同意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的看法,全球經濟增長和國際貿易有所放緩,外部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國內結構性矛盾仍比較突出,改革發展任務艱巨,經濟下行壓力猶存。因此,政策千萬不能松懈,一定要確保後續政策的持續發力和執行力,一定要更加把困難預估的大一點,把政策執行的力度強一點。
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我說,我希望那些不看好2019年中國經濟的人,能夠在今年年底看到最終的結果後為自己再次看錯中國經濟道個歉,我更希望那些整天講一些危言聳聽觀點嚇唬人擾亂預期的人能夠腳踏實地的到各地看一看,了解中國的中國經濟。
作者:馬光遠
來源:微信公眾號光遠看經濟guangyuan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