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简切换

FX168财经网>国内外政经热点解读>正文

中国数字货币呼之欲出!5年准备,74项专利,欲替代纸钞和硬币

文 / 秋名山嫩司机来源:FX168财经网

廣告
廣告
受到各国央行加紧研发数字货币的刺激,中国央行在过去一年加班加点的搞数字货币。

 

近日,据报道,中国人民银行推出数字货币项目已经被提上日程。

 

央行数字货币即将推出

前天(10日)的“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表示,

 

“从2014年到现在,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五年。从去年开始,数字货币研究所的相关人员就已经是‘996’了,做相关系统开发。央行数字货币现在可以说是呼之欲出了。”

 

穆长春演讲(图源:论坛主办方供图)

 

这并非一句话新闻,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下半年八项重点工作中,有一项就是加快推进法定数字货币(DC/EP)研发步伐。

 

DC/EP是央行数字货币的英文简称,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在2018年“金融改革与发展”记者会上这样解释到:DC,digital currency,是数字货币;EP,electronic payment,是电子支付。 

 

周小川当时强调,研究数字货币不是说让货币去实现某一种技术方案的应用,而是说本质上是要追求零售支付系统的方便性、快捷性和低成本。

 

在数字货币研发方面,中国央行可谓是先行者。从2014年开始,中国央行已经组建了法定数字货币专门研究小组,以论证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可行性。2017年初,央行正式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

 

图源:新华网

 

国盛证券分析师宋嘉吉表示,自2014 年以来,央行在数字货币研发上动作频频,其中包括积极申请相关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查询系统显示,截至2019年8月4日,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申请了涉及数字货币的共74 项专利。

 

中国央行的数字货币啥模样

从央行数字货币看,穆长春强调,加密资产的自然属性就是去中心化,但央行数字货币一定要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 

 

穆长春表示,央行数字货币既可以像现金一样易于流通,有利于人民币的流通和国际化,同时又可以实现可控匿名,我们要在保证交易双方是匿名的同时保证三反(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这两个之间要取得一个平衡。

 

从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来看,它采取的是双层运营体系,也就是央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 

 

穆长春表示,这种双重投放体系适合我国国情,既能利用现有资源调动商业银行积极性,也能够顺利提升数字货币的接受程度。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前所长姚前在一篇论文中对此解释道,分层并用的思想要比直接在央行开户的单层方式考虑得更深。

 

姚前在论文中写道,可考虑在商业银行传统账户体系上,引入数字货币钱包属性,实现一个账户下既可以管理现有电子货币,也可以管理数字货币。这样可以缓冲单独设立数字货币体系给现有银行体系带来的冲击,也可最大限度地保护商业银行现有的系统投资。

 

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草图(图源:区块网)

 

这样做的话,数字货币属于M0范畴,是发钞行的负债,在账户行的资产负债表之外。由于账户行依然还在实质性管理客户与账户,不会导致商业银行被通道化或者边缘化。不同于以往的圈存现金,数字货币不完全依赖银行账户,可以通过发钞行直接确权,利用客户端的数字货币钱包实现点对点的现金交易。而且,发钞行可以是央行,也可以是央行授权的发钞机构。具体选择哪种发行方式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穆长春表示,双层运营体系不会改变流通中货币债权债务关系,为了保证央行数字货币不超发,商业机构向央行全额、100%缴纳准备金,央行的数字货币依然是中央银行负债,由中央银行信用担保,具有无限法偿性。

 

对于是否采用区块链技术的问题,穆长春透露,央行层面应保持技术中性,不预设技术路线,不一定依赖某一种技术路线。 

 

穆长春说,“目前我们是属于一个赛马状态,几家指定运营机构采取不同的技术路线做DC/EP的研发,谁的路线好,谁最终会被老百姓接受、被市场接受,谁就会跑赢比赛。所以这是市场竞争选优的过程。”

 

对于央行数字货币是否可以加载智能合约,穆长春介绍,我们会加载有利于货币职能的智能合约,但对于超过货币职能的智能合约还是会保持比较审慎的态度。 

 

穆长春表示,央行数字货币所具有的货币职能(交易媒介、价值储藏、计账单位)决定其如果加载了超出其货币职能的智能合约,就会使其退化成有价票证,降低可使用程度,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不利影响。

 

将应用于什么场景

多位专家表示,央行数字货币或将更多用于零售业务。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表示,数字货币主要针对的是个人,主要针对的是零售。它对于批发,对于机构,对大额实时交易的影响几乎是没有的。

 

穆长春表示,现阶段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注重M0(纸钞和硬币)的替代。

 

因为M0(纸钞和硬币)容易匿名伪造,存在用于洗钱、恐怖融资等的风险。而在账户服务和通信网络覆盖不佳的地区,民众对于现钞依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所以,在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上,保持了现钞的属性和主要特征,也满足了便携和匿名的需求,是替代现钞比较好的工具。

 

在发行和流通上环节,根据央行数字货币研究项目组的介绍,未来数字货币的运送方式也从纸币的物理运送变成了电子运送。

 

数字货币存储在云计算空间,因此,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和回笼的安全程度、效率会极大提高。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未来到银行取钱时,既可以选择兑换实物现金,也可以选择兑换数字货币。 

 

穆长春称,“央行数字货币必须有高扩展性,高并发的性能,它是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 

 

而且为了引导央行数字货币用于小额零售场景,不对存款产生挤出效应,避免套利和压力环境下的顺周期效应,央行数字货币还可以根据不同级别钱包设定交易限额和余额限额。

 

穆长春介绍,央行法定数字货币是M0替代,如果要达到零售级别,高并发是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去年双十一时,网联的交易峰值达到了92771笔/秒,相较而言,比特币是每秒7笔;以太坊是每秒10笔到20笔,Libra根据它刚发的白皮书,每秒1000笔。”

 

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的院长张一锋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里,数字货币将由以国家主权信用做背书的中央银行发行,这是货币几千年发展历史里一个进化的结果。”

 

 
 
 
 
 
 
分享

相关文章

48小时/周排行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