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冷靜>正文

【2020大猜想】全球貿易戰陰影揮之不去?

文 / 冷靜來源:FX168

回顧2019年,全球貿易局勢風雲變幻,金融市場風起雲湧,其中尤以中美貿易局勢最引人關注。雖然12月13日雙方均宣稱已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但分析認為,2018年以來,中美貿易摩擦的總體趨勢是打打停停,因此2020年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文本的簽署,也只是階段性緩和,並非結束,未來仍然存有變數。除了中美貿易以外,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汽車關稅、歐美貿易爭端、美墨加協議,以及日韓之間劍拔弩張的貿易摩擦,這些都將繼續在2020年影響全球貿易局勢。另外,世界貿易組織(WTO)也是深陷危機:由於美國方面的阻撓,作為WTO內部最有權威且最有效運轉的部門,上訴機構停擺幾乎面臨“板上釘釘”的危機,如果真的癱瘓,對當前的全球貿易體系絕對是不小的衝擊。因此,整體來看,全球貿易前景仍然任重而道遠。

(圖片制作:FX168)

中美前路漫漫:2018年以來,中美元首兩次G20會晤、雙方貿易牽頭人共舉行十三輪高級別經貿磋商等等,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終於在2019年12月13日,中國、美國均宣稱就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文本達成一致。

點擊查看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細節:中美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這些“細節”需要知道

關於第二階段何時談,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廖岷稱第二階段的磋商,將取決於第一階段協議的落實情況。特朗普也曾表示,下一階段的談判會立即開始,而不是等到2020年美國大選之後。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此前曾透露雙方將在2020年1月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對於中美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文本,分析認為此次協議的達成是一個多贏的結果,不僅有利於緩和已經緊繃的中美關系,也實質性的有利於雙方的經濟利益,對世界經濟與貿易的穩定發展也釋放了正面消息,是當前形勢下中美的共同需要。中國方面短期贏得穩定的外部發展環境,出口環境將好轉,有利於穩定資本市場和出口企業預期,緩解經濟下行壓力。美國總統特朗普方面近期也有達成協議的訴求,2020年大選爭取連任是特朗普的最大訴求,因為緩解貿易摩擦有利於提振美國經濟,為總統大選季準備。

不過正如之前提到的那樣,中美貿易摩擦只是再次階段性緩和,並非結束,即使簽訂部分協議也不意味着一勞永逸地解決了中美貿易摩擦問題,未來仍存變數。第一階段協議還未最終塵埃落定,第二階段談判前景如何也未可知。事實上,2018年以來中美貿易摩擦的總體態勢是打打停停、形勢總體升級、領域逐步擴大。

援引“澤平宏觀”微信公眾號內容,文章稱眼下切不可盲目樂觀,中美貿易摩擦已上升到金融戰、科技戰、地緣政治戰、國際輿論戰、國際規則戰等全方位的博弈,中美貿易摩擦具有長期性和日益嚴峻性。

歐美緊張升溫:世界貿易組織(WTO)10月批準美國每年對75億美元歐盟產品征收關稅,12月2日WTO駁回了歐盟方面提出的已不再補貼飛機制造商空客的主張,美國表示可能會對更大範圍的歐洲商品提高報複性關稅。

法新社說,長期以來,歐盟一直呼籲通過談判,來解決爭端,而不是打貿易戰。2020年世貿組織將很有可能批準歐盟針對波音公司獲得的補貼,對美國加征懲罰性關稅。

綜合媒體報道,12月1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一系列最新關稅清單,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免除的歐盟輸美產品,美國似乎重新考慮對歐洲產品征收最高100%的關稅。

除此之外,汽車關稅似乎更引人注目:在當地時間11月13日24:00,也就是特朗普設定宣布是否以國家安全為由對歐盟和日本進口汽車及零部件征收25%關稅的最後期限,美國白宮沒有對汽車關稅發表任何看法。

市場預計特朗普將推遲對從歐盟進口的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加征關稅的決定,這一決定可能再延長六個月。作為歐盟最擔心的汽車關稅,援引一名歐洲外交官的話稱,“暫時將相安無事,但關稅威脅仍會被當作籌碼。”

市場分析師認為,歐美貿易摩擦如果升級,將衝擊規模接近1.3萬億美元的雙邊貿易,對全球經濟前景帶來巨大不確定性。

美墨加曙光已現:12月19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385票讚成、41票反對的表決結果,批準修訂後的美墨加協定,預期參議院明年通過。

美墨加三國2018年9月就更新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達成一致,但美墨加協定在美國國會引起持續爭議。兩黨談判一年多達成共識,協定將添加勞工權益保障、環境保護標準、數據跨境流動、金融服務準入等內容。

新版協定需經美墨加各自立法機構批準生效。墨西哥參議院已批準協定,加拿大議會尚無明確表決時間。

隨着美國眾議院通過美墨加協議,2020年1月參議院投票通過已然板上釘釘,加拿大議會的表決也只是時間問題。有分析認為,美墨加協議對於美國總統特朗普來說,可以說得上是一次重大的勝利,因為以新協議取代已經有25年曆史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是其主要的競選承諾。此外,2020年,一旦這份被拖了逾一年的協議敲定,對於正在尋求連任的特朗普來說也將是一場政治上的勝利,且可解決圍繞經濟的一些不確定因素。此前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就已表示,新簽署的協議將為美國汽車業注入340億美元的資金,未來5年內將為美國帶來58.9萬個工作機會。協議對促進就業和經濟增長的潛力不言而喻。

意外之舉:在美墨加協議尚未獲批準之際,特朗普政府又突然宣布將對來自巴西和阿根廷的鋼和鋁征收關稅,他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關稅需要即刻實施是因為“巴西和阿根廷正在大規模的將他們的貨幣對美元貶值,這樣對我們的農民不利。”

分析認為,特朗普此次向巴西和阿根廷發難是出於政治考量,巴西Getulio Vargas Foundation大學國際關系教授Oliver Stuenkel指出,美國與巴西的修好進程已陷入困境,因為美國開始意識到巴西提供不了太多東西。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此舉再次凸顯出他個人對“關稅大棒”作為“武器”的喜愛,而這一次,貨幣貶值成為了他新的出擊理由。Cowen分析師Chris Krueger表示,針對巴西和阿根廷的行動,以及過去因移民問題威脅對墨西哥出口商品加征關稅,因貨幣貶值對土耳其加征關稅,都“進一步印證了與特朗普政府打交道面臨的交易違約風險(以及丟面子的可能性)”。這些關稅甚至都沒打‘國家安全’的幌子。此舉正是準備實施報複,並可能重塑匯率關系和外匯市場的遊戲規則。

Vital Knowledge分析師Adam Crisafulli指出,如果特朗普針對被指讓本幣貶值的國家開展關稅行動,那麼還可能出現更多目標。不過由於心系2020年大選,這或意味着任何貿易舉措“應該都會保持較小的規模”。此外,哈佛經濟學教授Robert J. Barro曾表示,目前特朗普總統的對中貿易正常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他預測,特朗普在未來仍將采取遠離全球化的貿易政策,且可能會更嫻熟的使用關稅。S&P Global Rating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Shaun Roache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2020年,特朗普政府可能會祭出更多非關稅手段。他說:“我想,未來一年,我們可能會看到美國采取一些非關稅手段,特別是在科技領域。2020年,這將會造成更多的不穩定和擔憂。”

日韓劍拔弩張:8月2日,日本政府通過內閣決定,將韓國移出可享受貿易便利的“白色清單”。分析人士指出,此舉意味着日本對韓出口管理將全面從嚴,兩國貿易摩擦升級。

盡管貿易局勢劍拔弩張,但是日韓兩國媒體都認為,雙方透過協商機制解決問題的機會不大,如果進入專家小組的調查程序,這場“出口管制戰爭”可能會拖到兩年以上,日韓貿易戰可能會有長期化的趨勢。在12月24日舉行的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韓國外長康京和表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對韓國總統文在寅表示,貿易問題可以通過對話解決,且督促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出口管制方面修改立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確認將繼續與韓國總統文在寅密切合作。

除了日韓之間,美國和日本以及韓國的貿易關系也值得關注:特朗普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9月簽署一項有限制的貿易協議,但協議中不包含汽車,這是2019年美國對日本670億美元商品貿易逆差的最大來源。不過安倍表示已經獲得保證,隨着2020年美日協商的重新展開,日本將不會面臨汽車關稅,然而特朗普尚未消除對加征汽車關稅的威脅。

據悉,日美貿易協議將於2020年1月1日生效,日本市場上從美國進口的牛肉、豬肉等一些食品價格有望下降,但日本農戶將因低價美國產品的流入而面臨更加嚴酷的市場競爭。此外,美國並未取消日本汽車及相關零部件的關稅,該協議被日在野黨批評為“不平等協議”。 日本共同社此前發表評論認為,日美貿易協定未能撤銷對日本產汽車和相關零部件的關稅,生效後給日本工業帶來的好處預計十分有限。實際上,日美關於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的關稅減免還在磋商中,美國總統特朗普尚未就明年11月總統選舉前與日本展開取消汽車關稅談判表態。

2020年WTO的危機:今年12月9日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總理事會會議上,由於美國單方面阻撓,一份有關上訴機構改革的總理事會決議草案最終未獲通過。

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稱,將會拒絕支持WTO的2020年預算案,除非該機構撥給上訴機構的預算縮減至原份額的10%。美國明確指出,這是因為該國不滿WTO上訴機構的不滿。

作為WTO內部最有權威且最有效運轉的部門,WTO上訴機構一直是解決全球貿易爭端機制最重要的支柱之一。如果這一機構停擺,那麼WTO相當於遭遇“腦死亡”。

美國對於上訴機構的不滿主要在於,該國認為這一機構濫用權力,無視WTO成員制定的規則,一些期滿法官甚至在離任後仍然在審理其已經開始尚未結束的案件。總體而言,美國希望WTO回到之前關貿總協定時期的狀態,即一個更弱勢的上訴機構,這符合美國的利益。

上訴機構的停擺,不會意味着WTO角色的完全啞火,但也確實是一個較大的問題,說是WTO成立25年曆史上最大的危機也並不為過。對於全球貿易體系穩定來說,WTO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與此同時,如果上訴機構確實癱瘓,也會破壞當前的全球貿易體系。

結語:近兩年來,貿易爭端成為影響金融市場極大的因素之一,短期來看,任何貿易方面的重要消息都容易引發市場的劇烈波動,而長期來看,貿易爭端對經濟的影響更令人擔憂。

瑞銀分析師預估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將導致美國2020年每個季度的GDP減少0.1或者0.2個百分點。摩根大通發布研報認為,由於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可能持續到2020年,全球增長大幅加速的可能性仍然不大。在今年10月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IMF預計,2020年世界經濟增速將小幅上升至3.4%(相比4月的預測下調了0.2個百分點)。其中,發達經濟體明年增速預計為1.7%,與今年持平;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預計增長4.6%,較今年明顯加快。

美銀美林的分析師認為,貿易爭端可能短期內不會有結果,而每一項小協議,都將是短暫的停火。與近期相比,2020年的經濟增長前景相對悲觀,2020年美國經濟預計增長1.7%,貿易爭端很可能會讓美國“損失0.7個百分點”的增長率。

安聯集團旗下貿易信用保險公司——Euler Hermes發表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商品與服務貿易增速可能為近10年來最低,出口商損失可能達4200億美元,並料2020年貿易情況難以出現大規模改善。

路透此前撰文稱“現在美國與2018年其前十大貿易夥伴國中九個國家的關系都陷入不確定狀態,而且對於何時可能敲定新的貿易協議並無明確的路線圖”。2020年全球貿易局勢依然任重道遠……

分享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