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4日,香港金管局再度入市幹預,賣出港元,買入美元,因港元匯率觸發強方兌換保證。據不完全統計,自今年4月以來,香港金管局已經出手幹預超過20次(買入美元、賣出港元),累計向市場注資超過500億港元。
對此,金管局稱,最近聯系匯率制度下的強方兌換保證繼今年4月後,再多次被觸發,代表資金持續流入港元體系。“這既說明聯匯制度的有效運作,亦顯示市場對香港金融體系及港元的信心。”金管局表示,會繼續監察市場情況,按照聯匯制度保持貨幣及金融穩定。
其實,從2019年年底,中美貿易關系緩和以來,港元就開啟了升值的趨勢。到了今年3月下旬左右,令市場意外的是港元/美元匯率竟然觸及了強方兌換保證,這也是四年半以來的首次!值得注意的是,港元觸發強方兌換保證可不是一次,而是不停的觸發,從而有了金管局頻繁的出手幹預!
按照以往的市場邏輯,如果香港方面“負面”因素影響,例如經濟疲軟、中美貿易緊張,那麼,香港的金融市場一定會下跌,即港元貶值,港股下跌。不過,看看今年的大環境:疫情肆虐經濟,香港經濟指標惡化;香港版國安法,引發國際關注”,美國政府因涉港問題對中方官員實施簽證限制等……
香港一季度GDP年率下跌8.9%;3月至5月失業率為5.9%,為15年來新高;就業不足率為3.5%,為17年來最高位。香港就業總人數,以及勞動人口折算成年度數據後分別下降6.5%和3.3%,創有史以來最大跌幅!
這麼多“負面”因素,港元卻還是這麼強。有統計顯示,自1983年引入與美元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度以來,無論是香港最輝煌時期,還是出現一些重大利好的消息/事件,港元似乎從未如此強勁!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港元這麼強?
港元為何這麼強?
香港自1983年起實行港元與美元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度。當港元匯率在7.75港元兌1美元的強方水平,或者7.85港元兌1美元的弱方水平,金管局履行兌換保證,使港元匯率穩定在此區間之內。
對於港元的“反常”走勢,有市場人士認為,港元匯率強勢的背後,一方面是港元美元利差再度走闊,為套利活動打開空間,持續推動港元升值;另一方面,熱鬧火爆的港股市場IPO在源源不斷吸引資金流入。
1、今年3月,為對衝疫情對股市和經濟的影響,美聯儲大幅降息,降息100個基點;作為跟美元聯系匯率的港元,香港金管局也應該跟隨美聯儲同步降息,降息100個基點。但是,香港金管局只降息了64個基點。這很明顯的就制造了利差。
這進而引發了離岸美元利率Libor大幅下行,港幣利率Hibor沒怎麼下降,導致Libor和Hibor息差大幅下降。當Libor-Hibor利差走低時,往往引發套利資金買入港元、做空美元,港元兌美元趨於升值。
大華銀行環球經濟與市場研究部研究主管全德健解釋道,“市場對於港元的需求提升,抬升了Hibor(香港銀行同業拆借利率),美元與港元利差拉大,打開套利交易盈利空間,進一步吸引資金流入,推升港元上漲。”
加拿大豐業銀行(Scotiabank)駐新加坡外匯策略師高琦表示:“幹預可能會繼續下去,因為港元在資本流入方面仍將保持強勁。”“而且,在目前的利差情況下,長期套息交易仍將有利可圖。”
招商宏觀表示,利差因素是港元走強的重要原因之一。觀察港元近期走勢可見,從3月下旬起,港元匯率就已逐漸走強並維持在接近7.75的強方兌換水平。在美元指數快速上升、全球美元流動性緊張以及多個經濟體出現大規模資本外流的背景下,港元仍然能夠保持如此強勢,這背後香港金管局的利率政策和利差因素發揮着極為重要的作用。
2、由於中美關系的緊張,再加上美國證監會出台一些針對中概股的監管制度,這引發了中概股回港上市,港股市場的IPO勢必會吸引資金的流入,成為港元匯率的一大支撐。
據報道,在業內人士看來,以網易、京東為代表的中概股明星公司相繼赴港二次上市,疊加當前港股估值處於低位,提升了香港資本市場的吸引力,是近期資金流入的主要原因。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團隊在其報告中表示,隨着阿里巴巴成功在香港二次上市,更多在美首次上市的中資公司可能回歸,香港地區是二次上市的潛在目的地之一。
報告顯示,截至6月4日,共有42家在美首次上市的中資公司(不包括阿里巴巴)符合香港二次上市的要求,即市值大於400億港元,或市值大於100億港元且當期收入超過10億港元。
反常的港元:空頭豪賭聯系匯率將崩潰
盡管負面因素雲集,但是港元匯率不跌反升,持續觸發7.75強方兌換保證水平,香港金管局也是頻繁出手幹預,規模超過500億港元,以保持港元幣值處於聯系匯率區間水平。
上文已經提到了香港市場眼下面臨如此多的“負面”因素,港元匯率卻表現得前所未有的強勁。這一“反常”現象自然會引發交易員的注意……港元美元聯系匯率制度再受外來挑戰。知名空頭Kyle Bass據悉押注聯系匯率崩潰,買入港元下跌期權,杠杆比率高達200倍。
據Business Insider、媒體報道,美國知名對衝基金經理、有着做空之王稱號的Kyle Bass出手狙擊香港……Kyle Bass是華爾街最有名的基金經理之一,最輝煌的戰績就是2007年成功做空美國次貸,一年勁賺212%,可謂是一戰成名。
(來源:Business Insider)
媒體報道稱,海曼資本(Hayman Capital)創始人Kyle Bass已於6月1日設立新基金,使用期權杠杆放大200倍,孤注一擲押注18個月內香港聯系匯率將會崩潰。
一旦港元兌美元脫鉤並暴跌40%,該基金將狂賺64倍的龐大回報,但如果18個月後香港仍然維持聯系匯率,投資者將損失所有資金。
報道還稱,該基金名為“Hayman Hong Kong Opportunities Fund”,且將鎖定投資者資金兩年,並會收取2%管理費,以及最少15%的基金表現費。
港元美元聯系匯率制度自1983年實施以來,港元一直穩定維持於7.75至7.85兌1美元水平。金融市場巨鱷索羅斯(George Soros)1997年借亞洲金融風暴之機,嘗試做空港元失敗收場,遭港府入市擊退。
路透社報道,星展銀行(香港)投資總監辦公室高級投資策略師李振豪表示,市場炒家曾大舉沽售港元,惟近日不論短、中、長期的期貨與現貨價差明顯較5月底時收窄,反映市場炒港元脫鈎的空頭鳴金收兵,而Bass的言論傳出後,亦未見港元期權出現異動。
東方匯理銀行新興市場策略師張敬勤表示,港匯要大跌四成幾乎沒有可能,推測炒家主要目的是在匯市制造聲音,趁港元期權引伸波幅水平極低時購入合約,再等待市況不明朗而令引伸波幅擴大,所持有的港元期權亦可以獲得回報。
中泰國際(香港)分析師顏招駿認為,現時來看,當下攻擊港元比1997年更難。截至3月,香港外匯儲備有4376億美元,遠多於1997年及2008年的近1,000億美元及1,600億美元,占港元M3貨幣供應45.7%。總體上,現時香港捍衛聯系匯率的實力較此前更強。
他還認為,通常一個做空者,不會公開說已經做空或想做空某個資產,通常是接近平倉那一刻才會公開,希望市場跟隨而獲得平倉機會。
香港金融管理局發言人回應指出,香港的外匯儲備規模高達4400多億美元,相當於香港貨幣基礎兩倍多,為貨幣穩定提供堅實後盾。聯匯制度36年以來經曆多次經濟周期,即使過去面對大量資金進出仍然運作暢順,港元市場亦一直保持有序運作,強調毋須亦無意作出任何更改,並且有能力和決心維持聯匯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