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表現】
今日,A股呈現寬幅震蕩的態勢,多空雙方激烈博弈,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0.2%,創業板指跌0.38%;萬得全A漲0.23%,兩市成交額連續二日突破萬億。北上資金淨流入約4億,其中滬股通淨流入約6億,深股通淨流出約2億。
【行業漲跌】
行業方面,整體漲跌分化不大, 22個實現上漲的行業當中,有色金屬、化工、國防軍工板塊表現居前,汽車、房地產、計算機板塊均表現較好;農林牧漁板塊表現墊底,食品飲料、家用電器下跌超1%。
【個股動向】
個股方面,今日超1800只個股獲利,占全部A股比重約50%。
區塊鏈概念十分火爆,金財互聯、華聯股份等20股集體漲停。消息面上,首批區塊鏈備案企業名單出爐;
染料板塊走強,閏土股份、藍豐生化連續漲停;
有色金屬板塊崛起,方大炭素、寒銳鈷業等實現漲停;
工業***尾盤跳水,順灝股份翻綠。
【要聞回顧】
第一條消息來自“三月以來,房企密集發布2018年成績單”。從年報來看,大部分房企業績較為樂觀,淨利潤能夠保持增長。2018年,500強房企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總額7.1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2.58%;銷售金額創下9.9萬億新高,同比增長17.1%。按照銷售額度排名,恒大、萬科、碧桂園占據前三強。
格上認為:近兩年,房企的銷售數據並不差,業績增速保持較高的水平,但整體行業來看,房企負債方面並不樂觀,受限價等政策影響,淨利潤率可能會下調,而且房企遇到了融資成本上升的問題。從今年3月的房地產市場情況來看,全國土地市場供需仍然兩弱,土地供應建築面積同比減少32%,土地出讓金同比減少12%,不及預期。盡管多地樓盤進行特價房促銷、低首付促銷等活動吸引了不少人氣,但銷售完成率並不樂觀。
總之,房地產市場很難再保持“黃金時代式”增長,不少房企紛紛表示將由高速增長轉向有質量增長,主動進行戰略調整,調低2019年業績目標預期。預計2019年房企整體去化率接近2018年60%左右的水平。
第二條消息關於“央行就‘4月1日起降準’謠言致函公安機關”。3月29日傍晚,一則假冒新華社記者發布的“4月1日起降準”的謠言在微信群流傳開來。隨後,人民銀行辦公廳迅即出面澄清,指出該消息不實,及時戳穿謠言,阻止了謠言繼續大範圍擴散。央行也已就此事正式致函公安機關,請就此次編造發布虛假信息的行為依法進行查處。
格上認為:自媒體因為追求熱度和流量,經常會用誇張的標題、圖片來吸引大眾的注意,這可以理解,但是決不能帶着開玩笑的心思編造跟貨幣政策相關的謠言,這可能會導致金融市場的異常波動。過去幾年,金融市場上不乏虛假信息傳播事件,越是市場大幅波動的時候,越能看到各種謠言 “推波助瀾”,加劇市場恐慌、踩踏和風險擴散。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央行辟謠,但仍然難以阻擋市場降準預期。根據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靈活運用貨幣工具從而寬信用是今年總的貨幣政策目標,因此今年實施降準是大概率事件。鑒於去年降準3.5%的幅度來看,今年潛在降準幅度大約在1.0-1.5%。降準的確對A股形成利好效應,但問題在於降準幅度在貨幣穩健戰略下很可能不及市場預期,建議股票投資者保持謹慎,不宜盲目追高,債市可以擇機做多。
【大咖觀點】
A股4月迎來開門紅,上證綜指劍指3200點,不少機構發表觀點對這輪成長股行情比較看好,也有機構提示風險。
廣發策略戴康團隊表示,過去幾年一直對成長股持較為謹慎的態度,今年2月初戰略轉向,翻多成長。通過對比國內外成長股的“反彈”和“反轉”行情,總結出成長股“四位一體”底部框架,認為當前A股成長已經全部滿足4個底部特征,在金融供給側改革的驅動下,預計成長股2019年將迎來大級別的“反轉”行情。
四個底部特征分別是盈利底部、寬松的流動性環境、新經濟政策、新一輪並購周期初期。具體來看,第一,戴康團隊判斷成長股盈利底部在2018年4季度已經出現,而2019年成長股相對主板的相對盈利增速也將逐季改善;第二,全球流動性拐點邊際緩和,‘全面降準’已經驅動無風險利率持續回落,而民企‘紓困’和金融供給側改革將進一步改善科創、小微融資成本和融資可得性;第三,高質量發展主線以及科創板的設立均預示着新一輪科創周期的開啟;第四,監管層已經開始推進並購重組市場化改革,新一輪並購周期即將開始。
投資操作方面,建議關注消費電子、半導體、車載智能、雲服務、醫療信息化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