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今日A股市場全線大跌,上證綜指跌幅3.40%,跌破2800點,創業板指以及中小板指跌幅均接近6%,市場成交額為9633億元,北上資金淨流出98億元。
近期十幾個國家紛紛采取“封城”以及“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的措施,通過降息以及釋放大量流動性緩解疫情影響。中國央行也進行了降準操作,美聯儲更是打出王炸組合,緊急降息100BP,並推出7000億美元的大規模量化寬松計劃。
1、在一系列的組合拳之下,市場不漲反跌,格上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美聯儲在3月3日緊急降息50BP之後,在3月15日再次宣布緊急降息100BP,直接降到0利率,距離3月18的議息會議僅剩3天,此次降息幅度和預期基本相符,但降息時間的緊迫性引發了市場較大的恐慌,這也是消息宣布之後,美股期貨不升反而大跌的原因;
2)美國作為全球的金融龍頭,在利率區間降到0.25%-0%之後,未來的貨幣政策空間變得更小,鮑威爾表示,負政策利率可能不是適宜的政策回應,這使得市場會擔心美聯儲後期貨幣政策力度和空間;
3)當前海外疫情的發展仍是全球市場最大的不安定因素,中國、韓國、日本疫情控制較好,而歐洲呈現加速爆發,當前並沒有緩和跡象,英國甚至推出全民免疫政策,引發市場較大恐慌,歐洲目前是重災區,歐洲能否團結一致對抗疫情,十分關鍵。另外,美國疫情數據十分不透明,後期美國能否實行免費的全民核酸檢測,進行數據透明化處理,對市場情緒的影響較為關鍵。因此,後期美國以及歐洲的政策走向以及疫情走向是需要密切觀測的;
4)今日我國2月份的投資、消費、工業增加值數據進行了公布,整體來看,各項數據大幅下行,其實從之前公布的PMI數據就已經預期到這次的數據會比較差,之前市場主流預期一季度的GDP會降到3%左右,但2月份數據公布之後,整體數據下行超出預期,一季度的經濟數據大概率會降到0%以下,比主流預期明顯更低。
2月份經濟數據列示:投資方面,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同比下降24.5%;消費方面,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滑20.5%;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降13.5%,預期增1.5%,均創月度統計公布以來最低。
2、短期來看,疫情是否出現有效控制的信號或者歐美控制疫情的措施是否到位,是全球市場風險偏好改善的關鍵。全年來看,3月份大概率是疫情擴散最恐慌的階段,也會對應全球股市下跌最迅速的階段,A股市場也是受影響最嚴重的時期,但也是存在較大布局機會的時期,當前距離2月3日的黃金坑已經很接近了,性價比凸顯,繼續下行空間相對有限。
當前建議:倉位較輕的投資者拿出部分資金進行低位分批建倉,平滑波動;倉位在50%以上的投資者可以在海外疫情有所緩解的信號出來之後再進行加倉。
長期來看,當前我國政策面、資金面仍然寬松,疫情基本穩定,全國複工複產加快節奏,疊加估值仍然具備性價比,在全球負利率愈演愈烈的趨勢下,拉長時間,A股的中長期吸引力明顯提升。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