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英倫金融圈>正文

【三季度精選】Libra,看看你都幹了些什麼!

文 / 星晴來源:FX168財經網

6月份,臉書(Facebook)宣布計劃發行加密貨幣Libra。到如今,即便尚在難產當中,Libra也已經有所作為。

其實呢,就算Libra按照原計劃發行,也要等到明年年中了。按照我們“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原則,Libra現階段實在是難有作為。但它所產生的影響已經不容小覷。

先從臉書所處的行業內部說起。

過去十年可以說是科技業的黃金期,美國的“五大金剛”——蘋果、臉書、亞馬遜、Netflix和谷歌母公司出足了風頭。單就臉書的股價來講,從2012年上市,一路高歌猛進。

來源:谷歌財經

但劇情在去年發生了反轉——你可以看到臉書股價走出了一個明顯的谷底。而且不單單是臉書,蘋果等其他巨頭們的情形也好不到哪兒去。

表面上來看,臉書是出了劍橋醜聞這樣的惡性事件,口碑受挫;蘋果則是王牌iPhone不再橫掃千軍,業績下滑得厲害。而這些無不彰顯着科技行業飛速發展的後遺症——遺留漏洞、遭遇瓶頸。

就在這時,Libra橫空出世,開辟了一片新天地。

簡單來說,用戶可以因為數據安全等原因戒社交網絡、戒手機,但總不能戒吃喝、戒消費吧?蘋果和谷歌早就把主意打到了支付領域,無奈什麼ApplePay、GooglePay都水花不大,畢竟它們還得和銀行賬戶捆綁。而臉書上來就直接要發行自己的貨幣,稱得上是石破天驚。

這要是擱在2008年以前,只會得一個癡人說夢的罵名——發行流通貨幣,這是央行的差事啊,你一家跟銀行完全不沾邊兒的科技公司湊什麼熱鬧?

但2008年出現了比特幣,它身後的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概念也隨之問世,私人發幣從此不是夢。

在Libra之前,發幣好像也就僅限於幣圈里的人自己玩兒,跟咱們普通人關系不大。最多在開始離譜的情況下,政府限制限制,發發禁令。

但臉書一出手,動靜可就大了——26億的用戶基礎,想象一下,整個地球上每三個人里就有一個使用臉書發行的貨幣,這是什麼概念?

結果就是,Libra雖然還在娘胎里,但卻已經給科技業發送了一個重磅信號。同樣具有龐大用戶群的臉書同行們也都開始動腦筋了。

蘋果副主席Jennifer Bailey不久前在一次講話中談及加密貨幣,她說:“我們認為它很有趣,我們認為它具有有趣的長期潛能。”連說兩個有趣,一些媒體自動將這話解讀為蘋果也要發幣。但蘋果隨後否認了這一猜想。

即便是不發幣,一些大型科技公司也開始試水。三星最近發行了首款區塊鏈手機,自帶加密貨幣錢包以及與區塊鏈技術相關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序(DAPP)。

如果這條路行得通,簡直就像是打通了科技業的任督二脈,我們完全可以腦補一下屆時會有多少產品和服務被開發出來。

被Libra打開新思路的不只是科技業。英國央行行長卡尼在今年美聯儲舉辦的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說,各國央行應該共同設計一種像Libra的貨幣,好取代美元的主導地位。

無論是給行業帶來錦繡前程,還是推動改變世界貨幣格局,怎麼看,Libra都不能是個凡夫俗子。

但Libra的出世也存在不小的風險。一方面,加密貨幣匿名交易和去中心化的特質讓洗錢和其它相關犯罪更加便利。另一方面,主權貨幣面臨威脅,一旦權力機構喪失了對流通貨幣的掌控,會不會導致金融系統亂套?除此之外,數據安全和不正當競爭這些臉書曾經出現的問題也都引起擔憂。

可能變成熊孩子,還是個能量巨大的超級熊孩子,Libra這個胎兒因此引得世界各國監管大軍嚴陣以待。

就連“親媽”美國也不例外——一早就連開兩次國會聽證會,最後的結論是,在所有的疑慮解決前,停止開發。

臉書為此瘋狂遊說持反對意見的參議員大人們。有統計稱,臉書今年已經花費了750萬美元在遊說團體上,目前至少有7個資深說客團隊在為臉書工作。

但就在上周,臉書創始人及CEO紮克伯格親赴國會山再次參加聽證會,也並沒有得到什麼好消息。議員們痛陳臉書作為科技巨頭到現在還沒有完全修補好的各種缺陷——數據隱私、虛假信息、公司內部管理......亡羊補牢,在沒補好前怎麼建新羊圈?

臉書只能先從“親爹”——Libra協會所在的瑞士下手,現在已經向瑞士金融市場監督管理局遞交了支付系統牌照的申請。但Libra計劃提供的金融服務將明顯超越純粹的支付系統,所以審批起來也就異常複雜。

哪怕原本是支持Libra計劃運轉的Libra協會,內部也出現了分裂。28個初始成員中,7個已經“退群”

其它國家也都對這個可能具有“高風險”的項目充滿戒備。G7最新發布的報告斷定,穩定幣將會給全球經濟帶來威脅。雖然沒有直接指明針對的是Libra,但還沒問世的Libra顯然是現在最具代表意義和影響力的穩定幣。

在所有國家里,中國的回應最為獨特——話不多說,自己先發幣。雖然還沒有正式官宣,但負責這一項目的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穆長春之前已經明確表態,我們的央行數字貨幣已經準備就緒了。

最近習近平主席更是發表了區塊鏈相關的講話:“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

許多人猜測中國的行動與Libra的出現不無相關。其實,早在五年前,中國人民銀行就已經設立了專門機構,研發我國自己的數字貨幣。但有分析認為,咱們的央媽確實是因為Libra6月份的官宣才加速了這一進程。

對於這一點,我們或許可以從一些官方的言論中尋得蛛絲馬跡。對於為什麼電子支付如此發達的中國還要開發數字貨幣的問題,穆長春所長強調,首要目的是為了保護貨幣主權和法幣地位,需要未雨綢繆。

同時,穆所長還提及新幣與Libra的比較。他表示二者的部分功能類似,但又不盡相同。重要的是,“該資產將有助於保護中國的貨幣主權,並將與包括Libra在內的流行穩定幣和加密貨幣競爭。“

現在的官方定義是:“中國版數字貨幣項目稱之為DC/EP,即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其功能屬性與紙鈔完全一樣,只不過是數字化形態。我們對它的定義是‘具有價值特征的數字支付工具’。”

不管怎樣,普通消費者因此能享受到更多的便利——在不用帶錢包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連銀行賬戶也不需要了。

反過來,臉書也在以中國為例,力勸美國立法者推動這一領域的變革,紮克伯格在聽證會中指出:“中國正在迅速行動,準備在未來幾個月內發布類似的概念。如果美國不創新,我們的金融領先地位就將不保。”

無論如何,競爭總歸是人類進步的良性動力。

這麼看來,Libra能不能降生還不知道,但已經幹了不少好事。給未來帶來更多可能,這應該算是好事吧。

分享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