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钜亨網與商台新聞等媒體援引中國褐皮書國際(China Beige Book)最新研究所指,中國企業和消費者信心正在動搖,對經濟的展望並不像是總體數據那樣樂觀。調查顯示,中國總體經濟強勁反彈之際,中國服務業在今年首季僅略有改善,消費仍然疲軟。
這份報告是在1至3月間對超過4000間企業展開調查,指出盡管零售業走強,複蘇不平衡的情況減輕,但服務業擴張乏力表明仍有理由保持謹慎,又認為需要持續幾個季度才能完全獲得去杠杆的標簽。
報告中提到,今年第一季僅有13%的國有企業借貸,借貸活動降低至近10年來最低水平。24%的私營企業借貸,相較前一季的21%更多,認為有可能是中國今年恢複致力於去杠杆的初期跡象。最新的季度調查顯示,衡量中國企業借貸的指標已經降低至機構追蹤至今的最低水平,而且盡管短期利率較低,但對未來半年貸款預期需求也正在下降。
特別令人感到擔憂的是,零售商取得新貸款的數量也降低至曆史低點。報告中顯示,新冠疫情後很難確信這是手頭上資金充足所引發的結果,可能更像是零售商認為擴張的可能性低,而且預期貸款申請不會成功。
報告中也提到說,如果信貸保持如此緊縮,零售業沒有擺脫昏迷,下一季的經濟將很難複制目前的經濟增長。
研究指出,第二季商業活動與第一季相似,營收和獲利保持不變,招聘人數則有所增加。中國第一季GDP增長為18.3%,比2019年同期增長10.3%,第二季GDP數據將與7月15日發布。
但過去兩個月的零售銷售增長低於中國褐皮書國際的預期,該機構總經理Shehzad Qazi說道:“消費者買氣變得更為謹慎,促使零售疲軟,中國消費者在食品上的支出較多,但在奢侈品、服裝、家具和電器上的支出較少。”
他認為,這是由兩個主要因素所驅動,也就是民眾仍對未來新冠疫情感到擔憂,其次是中國消費者根本不相信目前已經實現可持續、廣泛的經濟複蘇。
盡管中國在2020年第二季就控制住新冠疫情,但隨後各地仍因疫情而不時實施小規模的封鎖和社交限制,近期病例也激增。
由於對最初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種毒株病例的擔憂,澳大利亞最大的城市悉尼進入為期兩周的封鎖狀態。馬來西亞宣布延長全國封鎖時間表,而泰國部分地區也重新進入封鎖狀態。日本首相菅義偉表示,東京地區感染病例激增後,政府處於高度戒備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