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近期有多家外媒報道稱,世衛組織(WHO)首席科學家蘇米亞·斯瓦米納坦(Soumya Swaminathan)建議,民眾不要混款接種不同品牌的新冠疫苗,還警告說這是危險的趨勢,促使推行混款接種的國家像是加拿大,受到國際社會多種質疑。但蘇米亞在推特緊急澄清,表示簡報會評論遭到斷章取義,強調是需要根據公共衛生機構建議執行,這也正是加拿大正采取的行動。
本周初的媒體簡報會上,蘇米亞回應記者提問,是否需要潛在的第三劑新冠疫苗,或是加強注射。而作為長期回應的部分,她警告個人不要自行決定是否需要額外劑量,她表示目前有一種趨勢,在有足夠疫苗供應的國家,人們會自願開始考慮增加接種一劑疫苗。
她說道:“這是個有點危險的趨勢,人們處於無數據、無證據的混款接種區域。如果公民開始決定何時,以及哪種群體應該接種第二劑、第三劑或第四劑,這將會造成國家的混亂。”
但有部分媒體轉載路透社短篇文章標題,稱世衛組織警告人們不要混款接種和匹配新冠疫苗。這引發部分讀者對加拿大疫苗接種方法的擔憂,其中包括混款接種疫苗。而隨後,路透社在推特發表澄清聲明,The Wire通訊社也更新新聞標題。
蘇米亞在簡報會上是提到,缺乏證據支持在某人完全接種疫苗後,需要額外接種一劑疫苗,而非混款接種疫苗方面。她還強調,迫切需要疫苗進入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國家,在這些國家中,大多數民眾甚至還沒有接種第一劑疫苗,借此保護他們免受新冠病毒的侵害。
而至於世衛組織是否建議衛生機構不推薦混款接種疫苗,事實上是完全相反。世衛組織在給加拿大CBC新聞的聲明中提到,在關於世衛組織的全球新聞發布會上,蘇米亞博士解釋說,個人不應該自行決定,而公共衛生機構可以根據現有數據來執行。蘇米亞也在推特發布新帖文,澄清自身所抱持的立場。
(來源:推特)
傳染病專家Isaac Bogoch也指出,背景非常重要。他強調,世衛組織官員實際上是指“那些已經接種過完整疫苗系列的群體”,民眾沒有更好的證據,選擇自身冒險並試圖獲得更多劑量的疫苗。
蘇米亞稱,關於混款接種疫苗和匹配疫苗的指導,需要來自公共衛生機構,而這也正是加拿大目前正在發生的事情。
Chu Ste兒科傳染病專家和醫學微生物學家Carolyn Quach-Thanh博士說道:“當公共衛生機構和咨詢委員會提出建議時,包括混款接種的時間表,都是基於數據。”
但由於混款接種疫苗的質疑聲浪已經在國際上串起,目前有多名醫師與專家都紛紛發表文章,闡述自身觀點,但立場顯然都有分歧。楊為傑現職為台灣大安婦幼兒科醫師,他提到混款接種這件事情時,表示最近有許多患者都詢問他,但他強調說:“我自己不會混款接種,我家人們也不會這麼做,除非世界上的多數國家都承認混款接種為有效的疫苗護照,否則要出門時會被阻擋,那就太糟糕。至少我會等到美國等承認再看,目前美國是不承認混款接種的。”
加拿大衛生當局此前就已經批準不同品牌的疫苗混款接種,接種完第一劑阿斯利康疫苗的民眾,第二劑能接種輝瑞或莫德納疫苗。美國也展開早期臨床試驗,研究認識成年群體完成接種某一品牌的疫苗後,如果相隔3至4個月再追加接種另一品牌疫苗,究竟會發揮出何種效果。
歐洲方面,德國政府專家小組進行評估後,也首次強烈建議民眾進行混款接種,若首劑接種阿斯利康疫苗,第二劑可接種輝瑞BNT疫苗,或是選擇莫德納疫苗這兩款采用mRNA技術研發的疫苗。面對着最初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種毒株來襲,德國防疫主管機關Robert Koch Institute旗下的接種委員會在7月1日修正接種建議,第一劑接種阿斯利康疫苗的民眾,無論年齡大小,第二劑都能接種輝瑞BNT疫苗,或是選擇莫德納疫苗,但提醒第二劑接種至少需要間隔4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