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4日公布最新數據,追蹤全球交易最熱絡糧食大宗商品國際價格的“FAO糧食價格指數”(FFPI)的10月平均達133.2點、較前一個月高出4.0點,連續3個月向上攀升,更創下2011年7月以來最高水平,而小麥和植物油的價格出現明顯上揚。
FAO糧食價格指數是從肉類、穀物等5個主要品項的國際交易價格計算而出。10月FAO糧食價格指數較去年同期高出31.8%,這個現象對那些主食依賴進口的開發中國家而言帶來相當程度的打擊,也可能造成貧困問題惡化。
以品項來看,谷物價格指數報月增3.2%。當中的小麥大漲5%,出現2012年11月以來新高。
依照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說法,小麥供需緊繃的主要原因,與加拿大、俄羅斯、美國的收獲量減少有關,此現象也導致價格上揚。另外,大豆油及菜籽油的需求旺盛,也造成植物油價格較前月大漲9.6%,創下曆史新高。
就在9月期間,全球第三大糧商路易達孚(LDC)首席執行官邁克爾·戈契(Michael Gelchie)表示,在面臨新冠疫情、總體經濟政策不確定性、供應鏈中斷衝擊之際,原物料商品市場將進入劇烈波動時期。
戈契表示:“現階段與2010 – 2011年不同,我們很可能處於波動性上升的時期。持續的新冠疫情浪潮、航運擁堵,以及美聯儲何時開始逐漸減少貨幣支持等不確定性,都進一步加劇波動性。”
他繼續補充,目前仍不一定會看到供應鏈正常化,此外,大宗商品、能源價格大幅上漲也與低碳經濟轉型有關,所有相關的基礎建設都需要資金。值得一提的是,受惠於原物料價格上漲和主要作物強勁需求,該公司上半年獲利大幅成長,但仍遠低於10年前的高峰。
但戈契拒絕預測今年底展望,僅指出油價居高不下,使油菜籽獲利依舊堅實。LDC在9月完成向中東主權基金ADQ出售股份,是該集團170年曆史上引進首位非家族股東,此舉措使業績改善,進一步緩解該集團財務壓力。
戈契最後表示,與ADQ的交易將讓LDC償還10億美元營運債務,這將有助於加快LDC的投資。ADQ在九人董事會中獲得四個席位,ADQ與LDC的交易還包括向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糧食供給專案。
回溯至今年8月觀點,DIHK外貿專家Volker Treier表示:“原物料的短缺和供應鏈問題正在對德國經濟造成全面性的衝擊,按照目前的發展,可能會使新冠疫情後的經濟複蘇進展明顯複雜化。”現如今看來,確實是如此。
報告中指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使得生產和運輸能力受到限制,尤其是船舶運輸,原物料供應短缺,鋼鐵、鋁、銅和木材的供應瓶頸和價格上漲尤為明顯,而汽車業的半導體晶片嚴重短缺。大宗商品外,糧食目前也處於觸頂位置。
棕櫚油主要產地的馬來西亞,則因為發生國外移工的短缺問題,在供應方面也產生疑慮。根據馬來西亞發布的2022年經濟報告書指出,馬來西亞經濟在2021年上半年攀升7.1%。
隨着大部分經濟領域重新開放,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經濟估計可延續成長態勢,全年達3%至4%成長預估值,而先前應對新冠疫情推出的若幹振興配套帶來的溢出效應,估計可於明年進一步擴張成長率至5.5%至6.5%間。
另一方面,全球的砂糖價格下跌1.8%,睽違7個月出現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