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歐洲多國發現“奧密克戎毒株”!鍾南山稱變種病毒攜帶大量突變 全球首張奧密克戎毒株圖片公布

文 / TIER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當地時間周五(11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將首次由南非上報的B.1.1.529新毒株命名為“奧密克戎”(Omicron),並將其列為“需要關注的變異株”——該機構用於此類變異體追蹤的最嚴重類別。不少西方媒體認為,奧密克戎變異株是目前全球存在的最危險的新冠病毒變異株。繼26日比利時報告歐洲首例“奧密克戎毒株”的感染病例後,11月27日,英國、德國、意大利又相繼確診“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感染病例,荷蘭、捷克也報告發現相關疑似病例。嚴防“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奧密克戎”的擴散成為全球防疫新目標。

南非11月26日新增確診病例2828例,根據該國衛生官員的說法,新變異株可能導致了多達90%的新病例,許多20多歲到30多歲的年輕人患有中重度疾病,有些人需要重症監護。

對於近期在南非檢測出的新變種病毒,鍾南山院士11月27日在“關注室內環境·構建全民防疫人類命運共同體”高峰論壇上演講時表示,目前對該變種病毒還沒有太多了解,但這種病毒攜帶大量突變,對防疫工作也提出了更多挑戰。

鍾南山表示,接種疫苗肯定是非常有效的。根據最新數據,中國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種人群已占全國人口的76.8%,為達到今年年底超過80%的目標、實現群體免疫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本月,鍾南山院士曾多次就疫情發表研判、闡釋觀點。

據澎湃新聞報道,11月25日,2021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在廣州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致辭,他表示最高人權是健康的生存權,中國民眾應自覺限制個人行動,減少社會傳播。他還指出,過去20個月的疫情穩定期為重啟社會活動建立了好的基礎,這個階段網絡媒體貢獻功不可沒。

中青報報道,在廣州舉行的2021中國網絡媒體論壇上,鍾南山院士發表主題演講——《面對世紀疫情,網絡媒體的責任與擔當》。他表示,目前中國新冠疫苗完成兩劑接種者已達10億8千萬,占全國人口的76.8%,到今年年底,接種率就將超80%,為建立群體免疫打下了基礎。

北京日報報道,11月11日晚,在以“結伴同行,推動全球城市治理現代化”為主題的全球市長論壇全體大會上,鍾南山院士表示:“新冠疫苗兩劑接種完了,還要補種第三劑,無論全病毒滅活疫苗或mRNA疫苗,一療程後半年體液免疫功能均明顯下降。”

在最近幾周,南非的新冠病毒感染者陡增,均與檢測到的B.1.1.529變體相吻合。同時,B.1.1.529變體的病例數量幾乎在該國所有省份都在增加。

當地時間11月26日,對於歐洲出現的首例奧密克戎感染病例,歐洲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表示,鑒於該變種“躲避免疫的潛力,以及與德爾塔相比可能增加的傳播性”,奧密克戎變種在歐洲傳播的風險“非常高”。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生物學教授弗朗索瓦·巴盧分析稱,奧密克戎變異株攜帶着一系列不尋常的突變,有可能是在某個免疫力低下病例的慢性感染期間發生的變異,也有可能來自某個未經治療的艾滋病患者 。

美國總統拜登的首席醫療顧問安東尼·福奇表示,新冠病毒新型變異毒株“奧密克戎”很可能已經傳入美國。

出於對奧密克戎變種的擔憂,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歐盟等多個國家都已針對南非宣布新的旅行限制政策。

亞洲國家中,以色列在境內發現新變異毒株感染病例後,已禁止本國公民赴南部非洲旅行,並將除北非國家以外的所有非洲國家列為“疫情紅色”國家,禁止上述國家人員入境。

全球首張奧密克戎毒株圖片公布

當地時間11月27日,意大利羅馬兒童醫院科研團隊發布新冠病毒新型變異毒株奧密克戎的全球首張圖片。

(德爾塔毒株與奧密克戎毒株刺突蛋白突變對比圖 圖片來源:羅馬兒童醫院)

照片中紅點表示變異性相當高的區域,橙色表示變異性高、黃色表示變異性中等、綠色表示變異性低、淺藍色表示變異性極低、灰色區域是沒有變化的區域。

圖片顯示,與新冠變異病毒德爾塔毒株相比,奧密克戎毒株擁有更多的刺突蛋白突變。這些變異多樣化,且大部分位於與人體細胞相互作用的區域。

研究人員表示,新冠病毒通過變異進一步適應人體,但並不一定意味着變得更加危險,對人類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廣告】關注公眾號,學習量化投資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