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中國2022年重要展望!剪刀差有望收窄:CPI有望溫和上漲 PPI或已接近頂部 將可能企穩回落

文 / 小蕭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新華財經指出,考慮到2022年豬價有望觸底回升,疊加居民消費需求有望好於今年,預計2022年CPI中樞將略高於今年,全年走勢前低後高。現階段,PPI或已接近頂部,預計2022年PPI有望企穩回落。

報道稱對出口而言,隨着海外產能逐步恢複,中國出口份額將呈逐步回落態勢,2022年中國出口增速可能向全球出口平均增速回歸。諸因素壓制下,2022年中國進口或將放緩。

一、2022年CPI有望溫和上漲,PPI或有回落,剪刀差有望收窄

消費偏弱、豬周期下行壓制年內CPI,2022年CPI中樞將小幅抬升。2020年1-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累計同比增長0.7%,漲幅環比擴大0.1個百分點。其中,受特殊天氣、部分商品供需矛盾及成本上漲等因素的合力推升,10月CPI同比增長1.5%,超過市場預期的1.3%,漲幅較9月擴大0.8個百分點,創2020年10月以來新高。今年以來,居民消費總體偏弱,終端消費品和服務供給充足,競爭激烈,因此價格偏弱運行。疊加生豬價格處於回落周期,CPI一直在低位運行。現階段,生豬存欄量仍在回升,年內豬價仍將在低位波動,壓制食品CPI的上行。

往後看,未來的豬肉價格走勢,典型的豬周期從母豬補欄到生豬出欄大約10-14個月,從曆史的豬肉價格領先指標看,能繁母豬存欄量同比增減領先生豬出欄同比增減大約6個月,生豬出欄同比增減領先生豬價格大約6個月時間。現階段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同比增速已有觸頂跡象,指向本輪豬周期走向尾聲,新一輪豬周期在醞釀之中。

整體看,考慮到2022年豬價有望觸底回升,疊加居民消費需求有望好於今年,因此預計明年CPI中樞將略高於今年,全年CPI中樞約為2%左右,全年走勢前低後高。

PPI短期仍將保持高位,2022年有望進入回落周期。1-10月份,PPI累計同比增長7.3%,漲幅較9月擴大0.6個百分點。其中,10月PPI同比增長13.5%,漲幅較上月大幅擴大2.8個百分點,再創1995年有統計以來新高,也大超新華財經市場預期的12%。10月份,PPI環比增長2.5%,也是有統計以來的新高。10月PPI的大幅上漲,主要受國際輸入性因素疊加國內主要能源和原材料供應偏緊影響所致。

展望2022年PPI走勢,考慮到上遊產品供給有望進一步回升、房地產建設活動放緩應拖累重工業品需求走弱。不僅如此,近階段發改委政策頻出,促使煤價回歸合理區間,國內定價大宗商品價格紛紛由升轉降。整體看,預計PPI或已接近頂部,2022年PPI有望企穩回落,全年PPI中樞為5%左右。

PPI和CPI剪刀差創新高,對中下遊利潤形成擠占,未來有望收窄。10月份PPI和CPI的剪刀差環比擴大2個百分點至12%,創有數據以來新高。PPI和CPI剪刀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業企業盈利空間的變化。PPI和CPI剪刀差的擴大,通常意味着企業利潤和經濟動能的持續修複。但本輪CPI和PPI走勢分化較大,PPI上漲幅度較高更多源於國外輸入性壓力的傳導,而CPI走勢偏弱反映出消費端低迷態勢。因此,PPI和CPI剪刀差擴大的背後,結構性特征明顯。在國內需求恢複偏慢的情況下,中下遊行業轉移成本能力較弱,導致上遊原材料上漲對中下遊利潤的擠占作用較強,進而壓制中下遊企業投資擴產意願,不利於國內經濟動能的恢複。往後看,預計CPI仍具有上行動力,而PPI或已接近頂部,未來剪刀差有望收窄。

二、年內出口表現亮眼,2022年或向國際均值回歸

10月出口強勁而進口偏弱,貿易順差創曆史新高。以美元計價,1-10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4.89萬億美元,累計同比增長31.9%。其中,前10月出口27010.42億美元,累計同比增長32.3%;進口21889.68億美元,累計同比增長31.4%。以人民幣計價,前10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1.67萬億元,累計同比增長22.2%。其中,出口17.49萬億元,累計同比增長22.5%;進口14.18萬億元,累計同比增長21.8%。在出口偏強、進口偏弱的共同作用下,10月以美元計價的貿易順差為845.4億美元,創單月曆史新高,9月為667.6億美元,10月順差規模顯著高於2020年10月、2019年10月、2018年10月貿易順差所對應的573億、423億、330億美元。而以人民幣計價的10月貿易順差為5356.3億元,9月為4332億元,環比上升1024.3億元。前10月貿易順差累計5106億美元,已接近2020年的5240億美元,2021年順差規模有望創曆史記錄,超過2015年5939億美元的曆史最高值。

從單月看,10月出口金額3002.2億美元,同比增長27.1%,好於市場預期的24.2%。10月進口金額2156.8億美元,同比增長20.6%,10月進口兩年平均增速為12.4%,低於9月的15.5%。

全球經濟回暖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是支撐10月出口強勢的兩大因素。一方面,10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PMI為54.3%,較9月上行0.20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美國ISM制造業PMI為60.8,連續2個月位於60.0以上的高景氣區間,顯示全球經濟持續回暖。10月韓國和越南出口兩年平均增速分別為9.1%、10.4%,均處於高位,印證了外需的走強。另一方面,10月衡量大宗商品價格的CRB指數為近5個月新高。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帶動終端出口產品價格的上漲,對10月出口增速形成有力支撐。

從拉動來看,主要出口區域均對年內出口形成拉動。前10月對美國出口的正向拉動達5.46個百分點,是年內主要出口區域中最大的拉動貢獻項。此外,考察期其他出口區域中拉動較大的還有歐盟、東盟、中國香港、韓國、印度等區域,分別拉高中國出口增長5.04、4.14、3.25、1.48、1.29個百分點。

從進口看,內需對進口的支撐進一步弱化,大宗價格、匯率、基數共同支撐進口讀數。首先,制造業PMI連續兩月低於榮枯線,反映出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內需的支撐趨弱。其次,10月CRB現貨指數同比上漲37.6%,表明價格因素對進口仍有支撐。第三,10月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月均6.42,同比升值超4個百分點,人民幣升值利好進口。最後,2021年9-10月進口同比分別為13.5%、4.8%,基數回落是10月進口高於前值的主因。

從拉動結構來看,前10月主要進口國家和地區的進口均為正向拉動。前10月主要進口國家和地區中,自東盟、歐盟、澳大利亞、中國台灣、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進口同比拉動較高,拉動效用分別達到4.58、3.03、2.69、2.49、1.91、1.71個百分點。

往後看,對出口而言,隨着海外產能逐步恢複,中國出口份額呈逐步回落態勢,2022年中國出口增速可能向全球出口平均增速回歸。據世界貿易組織預測,2022年全球出口增速為4.7%。然而,2022年中國出口預計不會出現較大下滑。一方面,美國ISM制造業PMI指數在2022年總體或位於高位區間,對中國進口需求依然強勁;另一方面,預計2022年國際油價仍將高位運行,受此影響,工業品價格也將處於高位,價格效應有望對中國出口形成支撐。整體看,預計2022年中國出口增速為8%左右。對進口而言,預計2022年中國進口或將放緩。一是2022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減,內需對進口的支撐可能進一步弱化。二是大宗商品出口國疫情好轉,疊加供應鏈逐漸暢通,大宗價格大概率趨於回落。三是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收緊,貨幣政策的分化或將帶動人民幣趨於貶值,對進口的支撐也會弱化。整體看,預計2022年中國進口增速為6%左右。

【廣告】關注公眾號,學習量化投資!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