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上海吞吐量蟬聯12年全球之冠,2021年完成突破4700萬標準箱,中國船企接單量則超越韓國霸榜。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新船訂單量為4573萬修正總噸(CGT),韓國船企接單數量被中國反超,讓出連續3年居全球訂單冠軍的地位。
新華社報道提到,剛剛過去的2021年,全球航運業經受疫情巨大衝擊,貨物滯港、流轉不暢、突發不斷、成本高企困擾著全球航運業。在重重挑戰下,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實現逆勢上揚,在2020年完成4350萬標準箱的集裝箱吞吐量基礎上,進一步實現大幅跨越,躍升至4700萬標準箱。上海港不僅蟬聯全球第一,也為保障全球物流供應鏈暢通做出貢獻。
上海港貨櫃輸送量在2021年實現逆勢上揚,在2020年完成4350萬標準箱的貨櫃輸送量基礎上,進一步實現大幅跨越,躍升至4700萬標準箱,連續12年蟬聯全球第一。
上海港集裝箱運輸結構進一步優化。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上海港完成的4700萬標準箱吞吐量中,外貿集裝箱吞吐量超過320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約3%;內貿集裝箱吞吐量超過630萬標準箱,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約2.3%。
另一方面,上海港國際中轉樞紐地位進一步突顯,數據指出,2021年內,上海港國際中轉箱輸送量首破600萬標準箱,年增率約13.4%。
新冠疫情之下,全球航運業仍在經曆深度調整,上海港正在加快數位化轉型,通過大數據極致挖掘,提高港口作業潛能,重塑生產模式,為產業供應鏈保穩保暢進行更多探索實踐。
據韓聯社2022年1月2日報道,英國造船和海運業分析機構克拉克森(Clarksons Research)在1月2日發布的初步核實數據,2021年全球新船訂單量為4573萬修正總噸,其中韓國承接1735萬修正總噸,占比38%,僅次於中國(2280萬CGT,50%)位居第二名。
報道認為,韓國船企全年訂單量自2018年起位居全球第一,2021年被中國反超。這主要是因為中國2021年狂攬集裝箱船訂單,韓國則主要承攬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等高附加值訂單,更加注重收益性
據悉,LNG運輸船建造難度大、設備複雜、造價極高,對技術水平的要求極高,需要在零下16攝氏度的超低溫環境下運輸液化氣,全球只有少數國家的船廠具備建造能力。目前,韓國包攬了全球LNG運輸船訂單的91%,中國僅為9%。
業界人士表示,雖然韓國去年新接訂單量少於中國,但韓國三大船企訂單量超過全年目標值145%,預計明年財務狀況也將有望好轉。
央視報道,北侖區為保持進出寧波港域各港區貨櫃車正常通行,自1日下午4時起,已開通北侖、柴橋、郭巨、穿山四個高速路口至各貨櫃碼頭的雙向貨櫃車輛進出港的綠色專用通道,已制定專用通行證登記請領流程,對符合條件的貨櫃車發放專用通行證,形成專用通道閉環管控,保障港口貨櫃車運輸通道暢通。
目前,當地正在研究制定貨櫃車通行寧波市以外的相關政策,原則上按綠碼通行和一定時間內有效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確保外貿物流鏈暢通。
但值得關注的是,據韓聯社2022年1月2日報道,韓國央行發布的報告中,預測中國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將降至5%左右。
2021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劉世錦在2021南方財經國際論壇上表示,2022年依然是充滿不確定性的一年,不過也有着新的機遇,諸如擴內需、綠色轉型、科技創新等都有大量機會。經濟有望實現中速增長,全年增速料略高於5%。
劉世錦預料,2022年中國經濟增速呈現前低後高態勢,預計4月份左右是低點,9月份左右是高點。
【廣告】關注公眾號,學習量化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