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氣候變化代價比想象中的大!極端降雨和潮濕天數增多都將阻礙全球經濟增長

文 / Dana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PIK)複雜性科學研究部門負責人安德斯·萊弗曼(Anders Levermann)表示,當某地區潮濕和極端降雨天數增加時,其經濟的確會變得蕭條,尤其是在一些發達國家、制造業和服務業較多的地區。

這項研究於1月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在《自然》雜誌中。

PIK的科學家們研究了1979年至2019年間來自1,500多個地區的數據。在上個月的一份聲明中,PIK表示,分析表明,“由於燃燒石油和煤炭而導致的氣候變化,使每日降雨量增加將損害全球經濟。”

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和墨卡托全球公域與氣候變化研究所研究員Leonie Wenz領導了這項研究。Wenz提到,迄今為止對氣候影響的宏觀經濟評估主要集中在氣溫升高方面,考慮降雨量變化也僅關注年或月的時間尺度,“這就錯過了完整畫面”。

“問題就在於降雨在一年中是如何分布的。”Wenz引用該論文說,“日降雨量加劇是不好的,尤其是對美國、日本和德國等富裕的工業化國家而言。”

考慮到極端降雨天數增加與氣候變化之間千絲萬縷的關系,研究團隊認為,每日降雨量正是全球變暖的“指紋”,它具有“尚未被考慮(計入統計)但高度相關的巨大經濟影響”。

在可預見的未來,與極端降雨相關的天氣影響似乎會出現。據英國國家氣象局氣象局稱,隨着“全球氣溫上升,預計極端降雨天數將增加”。例如,去年夏天,大雨導致一些歐洲國家發生嚴重洪水,造成人員死亡,並對建築物和基礎設施造成重大破壞。

為應對所謂的“災難性洪水和大雨”,德國聯邦政府表示將提供高達300億歐元(約合343億美元)的資金,以援助該國受洪水影響的部分地區。

在上周末接受CNBC采訪時,PIK的萊弗曼試圖強調該研究的一些主要內容。

萊弗曼說:“我們發現,即使下雨天數的微小變化已經可以影響經濟增長率,真正對我們打擊最大的是可變性的變化,我們不習慣的事情,說這很難適應。”

萊弗曼還強調了在未來幾年進行系統性轉變的必要性。“我們知道從化學能源系統到可再生能源系統的過渡將花費多少成本。我們必須直截了當的指出,只有這樣人們才能真正適應氣候,讓氣候變化演變造成的損失總是比治理它更昂貴。”

【廣告】微信掃碼,領體驗賬戶贏真金白銀

手機用戶請截屏保存二維碼,用微信掃一掃調取圖片識別。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