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要點:
1.美國銀行表示,中國經濟放緩的影響正在全球蔓延,導致各種贏家和輸家。
2.美銀表示,中國經濟走弱有助於通過強勢美元降低美國通脹,但也可能引發供應障礙。
3.與此同時,拉丁美洲的一些大宗商品出口國正受到中國經濟放緩的衝擊。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的經濟增長步履蹣跚,其影響已經波及到全球其他經濟體,結果好壞參半。知名投行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給客戶的一份報告稱,中國經濟正面臨阻力,這將為美國、歐洲和拉丁美洲在應對外匯和大宗商品市場時定下基調。
美國銀行分析師在9月16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寫道:“短期因素包括中國的新冠清零戰略、房地產市場的深層問題和疲軟的勞動力市場(尤其是年輕工人)。與此同時,不利的人口結構和多年基礎設施快速發展後的低投資回報率,對經濟增長構成結構性挑戰。”
美國
中國經濟疲軟對美國來說既是好消息,也是壞消息。從積極的一面來看,由於美聯儲大幅加息,以及市場預期美國經濟將超過世界其他國家,人民幣兌美元在過去一年里已經貶值了約8%。美國銀行表示,這將有助於緩解美國的通貨膨脹,因為研究顯示,美元升值10%將降低個人消費支出(PCE)通脹約0.4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美國銀行)
然而,中國的新冠肺炎封鎖可能會通過供應鏈中斷給美國市場帶來壓力。美銀指出,中國對美國出口已降至去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可能預示着新的供應問題,這可能加大美國商品通脹壓力。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走弱可能有助於美國最終與其地緣政治對手保持距離。
美國銀行表示:“美國兩黨都在推動與中國脫鉤。盡管在某些領域采取了具體措施,但總體貿易數據並未顯示出明顯的脫鉤跡象。”
歐洲
中國主要通過對其出口產品的需求和大宗商品價格對歐洲產生影響。美銀解釋稱,如果中國放松封鎖,可能有助於緩解歐洲的供應瓶頸,並減輕非能源商品的價格壓力。
但分析師表示,隨着能源危機惡化,歐洲經濟衰退在即,中國“對未來風險平衡的貢獻將大大低於通常水平”。
美銀報告稱:“在當前背景下,中國經濟放緩對(中歐和東歐)GDP的邊際影響可能有限,因為歐洲已經面臨冬季天然氣配給導致減產的風險。”
拉丁美洲
拉美地區對中國的敞口很大,智利向中國出口的商品占其出口總額的40%,巴西和秘魯向中國出口的商品約占出口總額的30%。
美銀分析師在報告中表示,由於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巴西經濟前景喜憂參半。
美國銀行表示:“積極的一面是,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正在幫助今年的通脹率從12%左右的峰值降至年底的6.5%。從消極的方面來看,它們影響了巴西的財政狀況和貿易平衡。因此,中國較低的增長對巴西的出口和增長產生了負面影響——回想一下,中國占巴西出口總額的近三分之一,相當於巴西GDP的5%左右。”
數據顯示,自2020年以來,巴西對中國的出口急劇下降,隨着中國對大豆、鐵礦石、石油和牛肉等商品的需求下降,巴西將需要實現出口多樣化。
(圖片來源:美國銀行)
同樣,智利必須忍受中國對銅等金屬需求的大幅下降,銅的出口占智利GDP的18%。
美國銀行表示:“中國是智利的主要貿易夥伴,接收了智利約40%的商品出口。對中國的淨出口幾乎占GDP的2.5%,在該地區占比最大。”
但美國銀行表示,墨西哥似乎正在受益,因為它在美國制造業進口中的市場份額有所增加,而中國的份額則有所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