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新冠疫情仍在高位運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表示,在去年12月底,急診人次日均達1600人次,較平常翻倍,其中80%為染疫者;平均每日重症、危重症患者占比約10%。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上海新冠救治專家組成員陳爾真接受訪問時作上述表示,中國官媒人民日報於1月3日刊載這篇專訪。
陳爾真在2022年12月31日於專訪中說,這幾天醫院急診服務量翻倍,過去日均約為800人次,現在則達1600人次;發燒門診則從日均600多人次降到100多人次,新冠專病門診日均就診人次約400人次。
他說,急診日均1600人次中,有80%患者與新冠相關,65歲以上脆弱人群占45%至50%,有肺炎表現約占一半,每天到院救護車有100多輛,平均每日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占比約10%,絕大多數是有基礎病患者或老年人。
“大上海保衛戰”期間,在方艙內,發現感染者有跳廣場舞,有唱歌的,無症狀感染者比例挺高,現在大家都覺得有症狀比例明顯升高。
對於這一現象,陳爾真指出,目前疫情發展情形和“大上海保衛戰”時期不太一樣,當時上海60多萬感染者,是通過核酸全檢篩查出來的,其中隔離在方艙的,很多是無症狀。
他說,現在上海疫情傳播範圍非常廣,可能已達人口的70%,超過當時的二三十倍了。從絕對數來說,大家必然感到,有症狀的人比較多。對於這一波無症狀感染者的比例,還需要進一步通過數據統計研判。
陳爾真強調,目前抗疫目標是“防重症、降死亡”,醫院面對患者人數驟增,必須整合資源、優化流程,盡量降低患者等待時間、提升救治效率;基層持續指導小區醫療機構提升救治水平,盡早有效幹預、分層分類診療。
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1月3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在會上介紹:疫情發生以來,在各級醫療救治實踐中,中國始終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重,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篩選出“三藥三方”等臨床有效方藥,對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促進患者早日康複發揮了重要作用。
米鋒指出,當前,中國疫情防控工作重心從“防感染”轉向“保健康、防重症”,農村是做好疫情防控和醫療服務保障的重點地區,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是健康服務的重點人群。要抓好農村地區防疫體系運轉、藥品供應、重症治療、老人兒童防護等工作,加強日常健康服務,突出重點人群管理,提供分級分類醫療衛生服務,特別是要發揮好中醫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