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中國>正文

上海已監測到XBB毒株,二次感染風險增加?這5個轉重症指標要警惕

文 / 夏洛特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周五(12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XBB.1.5目前占美國全國新增病例的41%左右,患病率在過去一周幾乎翻了一番。截至12月24日,該亞型每周的病例比例增加了一倍多。過去一周,患病率從21.7%上升了近一倍。

XBB於8月在印度首次被發現。它很快就在中國和新加坡占據了主導地位。此後,它演變成包括XBB.1和XBB.1.5在內的一系列亞變體。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病毒學家安德魯·佩科斯(Andrew Pekosz)說,XBB.1.5與它的家族成員不同,因為它有一個額外的突變,可以更好地與細胞結合。

佩科斯說:“病毒需要與細胞緊密結合,才能更有效地進入細胞,這可能有助於病毒更有效地感染人類。”

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在本月早些時候發表在《細胞》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警告說,XBB等亞變異的增加可能“進一步削弱當前新冠疫苗的效力,導致突破性感染和再次感染的激增”。

XBB亞變體也對Evusheld抗體有耐藥性,許多免疫系統較弱的人依賴Evusheld抗體雞尾酒來抵禦新冠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陳賽娟與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範小紅領銜的聯合科研攻關團隊近日提交的數據顯示,上海近期30個奧密克戎主要亞型中就有在歐美廣泛流行的BQ.1家族和XBB家族,且占比超過1/3。不過,這些病例絕大多數為境外輸入病例,處於閉環單獨管理中,因此並未造成BQ.1家族和XBB家族的本土大規模傳播。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此次監測到的25例XBB家族中,有3例XBB.1.5,同樣都是境外輸入病例,未造成本土傳播。研究人員表示,境外輸入患者中的毒株較為複雜,多為在中國境內首次檢測到。當前測序結果表明,針對境外輸入新型病毒株較多,仍需要常規開展病毒株檢測為後續的科學防控提供依據。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XBB會不會導致二次感染?

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表示,XBB、BQ.1、BQ.1.1致病性和之前的毒株差不多,但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了。因此,造成的病毒傳播速度可能比之前更快。如果遇到這幾種毒株,再次感染的概率主要取決於兩方面:一方面是再次遇到的毒株與BA.5和BF.7有多少重疊,如果病毒一直變異,交叉保護作用降低了則可能造成感染;另一方面則是看人自身抗體水平。

5個轉向重症的指征要掌握 出現1個就要高度警惕

雖然XBB等“新毒株”還未造成本土傳播,但BA.5和BF.7造成的感染高峰已經到來。很多“陽過”的人擔心自己或家人會發展成重症,而那些還未中招的人們,對於未知的重症高峰也充滿擔憂。

對此,張伯禮表示:“很多患者誤以為自己在好轉,等出現急性症狀再送到急診時,就已經延誤了治療時機。”因此,及早發現重症的指征非常重要。

感染奧密克戎毒株的居家康複期間,如何判斷病情是在逐漸康複,還是出現了轉重症的趨勢呢?

張伯禮給出了5個轉重症標準:

1.發熱持續不退。一般情況下,發熱超過38.5℃,服了退燒藥,仍發熱持續3天以上要特別關注。

2.呼吸困難,活動後氣喘,呼吸頻率比較快。一般情況下,健康人的呼吸頻率大致為每分鍾10~20次,如果每分鍾呼吸超過30次,需要重點關注。

3.持續出現比較嚴重的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

4.精神狀態不佳,出現淡漠、恍惚、煩躁,或反應遲鈍等表現。特別警覺一些老年人機體已經缺氧,卻沒有呼吸困難的表現,這是靜默性缺氧,如果家里有血氧儀,應監測指氧飽和度,若持續低於93%,要及時送醫。若無血氧儀,觀察活動後即氣促、心慌及精神狀態差的也要格外關注。

5.原有基礎病加重。比如,原來血壓控制得不錯,“陽了”後血壓控制不住了,或者出現了頑固的心絞痛、血糖明顯增高等問題。

張伯禮強調,以上現象都可能是轉向重症的標誌,出現1條就應特別注意,若同時出現多條就必須及時送醫。

最艱難時光還要熬多久?衛健委回應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表示,急性傳染病還是有它的規律,在急性感染的高峰以後,都是第一周到第二周是最艱難的。現在其實不同的城市正在經曆急診和重症的高峰,可能是我們最困難的時期。隨着這一波大部分感染的重症,感染高峰過去以後,往後就會出現往下走的趨勢。病毒傳播一定有它的傳播系數,傳播到一定程度了,病毒總會越來越弱,我們通俗講就是說傳不動了,到了這樣一個階段的話,這個困難一定會過去的。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