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稱,隨着外國直接投資和其他資本越來越多地流向結盟的國家集團,中美緊張關系推動的地緣政治碎片化有可能損害全球經濟。
在工廠或金融市場上的長期投資已經開始顯示出華盛頓和北京之間日益增長的不信任的影響。
“一個碎片化的世界很可能是一個更貧窮的世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周三(4月5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節選中說。
在它模擬的一種情景中,世界分裂為以美國和中國為中心的陣營,包括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在內的一些國家不結盟,全球產出可能在五年內下降1%,長期內則下降2%。
這一投資風險展望是自新冠大流行以來,IMF就中美地緣政治分歧對全球經濟(尤其是對較貧窮國家)的損害發出的最響亮警告之一。
近年來,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的關系惡化,他們越來越多地將對方視為最大的戰略和經濟威脅。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分析,這種轉變近年來已經出現,該分析顯示,從2020年第二季到去年第四季,外國直接投資比大流行前的水平下降了近20%。
IMF表示:“企業和政策制定者正越來越多地考慮將生產流程轉移到政治偏好一致、值得信賴的國家的戰略,以使供應鏈不那麼容易受到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影響。”
IMF表示,新的戰略政策,如美國《通貨膨脹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和《芯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中對采購和生產的要求,“表明跨境資本流動的轉變即將發生”。
報告還指出,在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提到“回流”和“友岸外包”(指將供應商轉移到結盟國家)的人數激增。
今年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長期貿易碎片化——包括對移民、資本流動和國際合作的限制——將使全球GDP下降近7%。
IMF周三在即將發布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中發布了另一份關於金融體系碎片化的分析報告,該報告警告稱,緊張局勢加劇可能引發跨境資本外流,威脅金融穩定。
IMF表示,自2016年以來中美之間的分歧可能會使雙邊跨境投資組合和銀行配置減少約15%。
這種緊張關系還可能通過實體經濟打擊銀行,供應鏈和大宗商品市場的中斷會損害國內增長,刺激通脹,從而可能加劇信貸損失。IMF說,這種壓力可能會讓銀行降低風險並減少放貸,從而進一步放緩經濟增長。
這兩份完整報告定於下周二IMF在華盛頓召開春季會議期間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