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巴西總統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自1月上任以來,首次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他周四(4月13日)發表演講,呼籲結束美元貿易主導地位,並支持中國努力提升人民幣在全球商業中的作用。他指出,金本位消失後應擺脫美元,金磚國家已加強人民幣貿易結構。
盧拉在被稱為“金磚銀行”(BRICS Bank)的上海新開發銀行演講,他說道:“每天晚上我都在問自己,為什麼所有國家的貿易都必須以美元為基礎。為什麼我們不能根據我們自己的貨幣進行貿易?”
他的講話贏得了巴西和中國政要觀眾的熱烈掌聲,隨後他補充:“金本位制消失後,是誰決定以美元為貨幣的?”
隨着中國決策者尋求加強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作用,盧拉呼籲擺脫對美元的依賴,與中國加大力度促進人民幣在跨境商品貿易結算中的使用相吻合。
在上海受到熱烈歡迎之際,盧拉試圖將國家的外交政策轉向更加多邊主義的立場,強調與美國的良好關系。他在2月訪問美國總統拜登,而且還強調與中國和發展中國家的關系緊密。
反觀,盧拉的極右翼前任雅伊爾·博爾索納羅(Jair Bolsonaro)優先考慮與美國前朝政府領導下的美國,以及匈牙利和以色列等民粹主義領導人領導的其他國家建立雙邊關系。
英國《金融時報》提到,中國領導人將在周五與巴西總統會面時,熱衷於說服巴西總統通過支持中國的一系列外交政策舉措,來表明對貨幣再平衡的意願。這些範圍從“一帶一路”貿易和基礎設施計劃,到其他旨在創建替代美國主導的國際治理體系的計劃。
中國和巴西的雙邊貿易在過去十年中激增,2022年達到1504億美元,中國購買了巴西的農產品和礦產,並投資於這個拉丁美洲國家龐大的消費市場和基礎設施部門。周四,盧拉還訪問了受到美國禁令的中國電信設備公司華為。
不斷發展的經濟關系鼓勵兩國在雙邊貿易中,更多地使用各自的貨幣。據中國官方媒體報道,本周,中國工商銀行巴西分行在該國直接以人民幣結算了第一筆交易。
(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盧拉也在上海參加前巴西總統迪爾瑪·羅塞夫(Dilma Rousseff)新開發銀行行長的就職典禮,他利用這個機會發表了慷慨激昂的講話,談到金磚國家需要用自己的貨幣進行貿易。除金磚國家外,該銀行的成員還包括埃及、孟加拉國、烏拉圭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金磚國家除巴西和中國外,還包括俄羅斯、印度和南非。
“誰決定我們的貨幣疲軟,它們在其他國家沒有價值?” 他說。
“為什麼像金磚國家那樣的銀行不能擁有一種貨幣,來為巴西和中國之間、巴西和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關系提供資金?這很難,因為我們不習慣這個想法,每個人都只依賴一種貨幣。”
國際結算系統SWIFT數據顯示,自2022年歐洲地緣戰爭打響以來,人民幣在貿易融資中的份額增加1倍以上,達到4.5%,這主要是由於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貨運量激增。
高盛經濟學家Maggie Wei表示,有結構性原因可以預期中國在全球貿易融資中的份額會增加。
“相對於中國在全球商品貿易中約15%的市場份額,人民幣在貿易融資中的作用相對較小,人民幣在貿易融資中的份額繼續上升是有道理的,”Wei繼續說。
但巴西在短期內拒絕美元的任何努力,都將面臨巨大挑戰。美元對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和基準至關重要,這促使淡水河谷等巴西頂級礦商保持大部分交易以美元計價。
Financial Advisor作者Jim O’Neil分析稱,盡管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的潛在加入,確實加強去美元化的警告,但顯然市場還需要更多信號。
他解釋:“是的,引入兩個主要產油國,增加一些石油以美元以外的貨幣定價的可能性。但除非取代美元是一個明確的、真正共同的和根深蒂固的目標,否則這種發票變化只會讓小眾金融作家感到興奮。我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聽到關於為什麼石油很快就會以一種新貨幣定價的爭論。首先是德國馬克,然後是日元,然後是歐元。但最終,仍然是美元。”
Jim總結稱:“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對於任何金磚國家成員來說,要對美元構成戰略挑戰,就必須允許,實際上是鼓勵外國和國內的儲戶和投資者,自己決定何時買賣資產以其貨幣計價。這意味着,沒有中國通常部署的那種資本管制。在金磚國家及其盟友能夠為自己的儲蓄找到可靠的美元替代品之前,美元的主導地位將不會受到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