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由於中國政府的溫和刺激令投資者感到沮喪,中國資產的跌勢正在進一步加劇。
由在香港上市的中國企業組成的恒生中國企業指數(Hang Seng China Enterprises Index)上周暴跌逾6%,創下3月份以來的最大跌幅。
截至上周三,中國內地股市的滬深300指數(CSI 300 Index)下跌2.5%,之後市場因假期休市。人民幣也跌至去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分析師預計還會進一步下跌。
周一股市重開時,內地交易員幾乎沒有理由感到樂觀。端午節期間,中國的旅遊支出低於疫情前的水平,突顯出消費放緩。
中國乘用車協會(Passenger Car Association)周末發布的初步估計顯示,6月份乘用車銷量預計將同比下降5.9%。
在中國經濟失去動力的情況下,有關部門沒有增加重大政策支持,這也導致悲觀情緒正在彌漫。
北京方面明確表示,任何寬松政策都將是有針對性和有步驟的,告別推動杠杆購買和推高資產價格的大規模刺激政策——中國領導人決心不再重蹈覆轍。
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公司(BNP Paribas Asset Management)亞洲及全球新興市場股票主管Zhikai Chen表示:“在我看來,這是一種預期錯配。這是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倉位很輕,估值不高,但市場情緒非常悲觀。”
由在美國上市的中國股票組成的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The Nasdaq Golden Dragon China Index)上周五重挫2.7%,以8.6%的跌幅結束上周交易,這是自3月份以來的最大跌幅。該指數在此前三周連續上升,從兩個月的暴跌中恢複過來。
(圖片來源:彭博社)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量化團隊的一項分析顯示,5月和6月,積極的只做多基金經理仍是中國成長型和科技股的淨賣家。與此同時,研究小組發現,對衝基金一直在增加看跌押注,因為6月份該群體的未償空頭頭寸增加32%。
(圖片來源:摩根士丹利)
誠然,中國一直在推出刺激經濟的措施,包括一系列降息和延長對購買清潔能源汽車的消費者的稅收優惠。然而,市場對此反應平平,因為交易員懷疑這些措施能否重振經濟。
彭博社評論稱,中國經濟受到創紀錄的債務水平、全球需求放緩,以及多年來不可預測的政策變化令企業和消費者信心疲軟的拖累。
新加坡銀行(Bank of Singapore Ltd.)投資策略主管Eli Lee表示:“這說明,盡管政策寬松,今年迄今為止市場仍無法實現持續反彈。政策制定者采取的漸進式寬松措施,因為他們仍決心遏制經濟中杠杆率的長期上升,可能不會起到什麼作用。”
這並非說多頭已經放棄。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策略師Kinger Lau在6月19日的一份報告中說,鑒於估值不高,中國股市的戰術交易窗口“再次打開”。
高盛策略師門建議購買政策寬松的受益股,以及人工智能主題和國有企業股。MSCI中國指數目前的預期市盈率為10.1倍,低於約12.1倍的五年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