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國際能源署(IEA)署長法提赫·比羅爾表示,今年冬天能源價格可能飆升,迫使各國政府再次介入並補貼電費。他還表示,若中國經濟迅速走強,並且出現嚴冬,天然氣價格可能會上漲,給消費者帶來壓力。因此各國應該推動可再生能源技術,縮短獲得許可證所需的時間,並尋找“替代能源選擇”。
比羅爾在英國廣播公司 BBC 的《今日》節目中表示,許多歐洲政府犯了“戰略錯誤”,包括過度依賴俄羅斯的能源,以及外交政策被短期商業決策“蒙住了眼睛”。他表示,今年冬天“我們不排除”天然氣價格再次飆升的可能性。
他還說,“在中國經濟非常強勁,從市場購買大量能源,而且我們經曆了嚴冬的情況下,我們可能會看到天然氣價格強勁的上漲壓力,這反過來會給消費者帶來額外的負擔, “
然而,英國政府發言人表示,本月能源費用將平均下降 430 英鎊。在能源價格上限變更生效後,英國國內天然氣和電費在周末出現下降,預計今年冬季降幅將進一步縮小。不過由於一個典型家庭的年度能源費用約為 2,000 英鎊,成本仍遠高於大流行前的標準。
上周,英國天然氣公司(British Gas)旗下的森特理克公司(Centrica)的負責人警告稱,在可預見的未來,能源費用可能會居高不下。
比羅爾表示,包括英國在內的各國政府應“繼續推動節能措施,特別是在我們進入冬季時”。他表示,各國還應該推動可再生能源技術,縮短獲得許可證所需的時間,並尋找“替代能源選擇”。
石油許可證
俄烏衝突引發了新化石燃料勘探的“淘金熱”,英國無視氣候警告,為北海石油和天然氣發放了新一輪許可。目前已提交 100 多份在北海鑽探新石油和天然氣的申請。
這與國際氣候科學家的說法不一致,他們認為化石燃料項目應該關閉,而不是擴大,並表示,如果有機會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 1.5 攝氏度以內,就不能再開展新項目。
比羅爾表示,“如果世界認真對待氣候原因,那麼我們必須在未來幾年大幅減少石油和天然氣的使用。他補充說,如果我們能夠減少消耗,現有的油氣田足以滿足不斷下降的需求。他表示,正在與英國石油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進行討論。
比羅爾先生表示,他對石油公司盈利“沒有問題”,但如果他們說:“我將每天增加 400 萬桶產量,而且我公司的戰略符合《巴黎氣候協定》,那就不符合了。”
北海的羅斯班克油田有可能生產 5 億桶石油,可能會在幾周內獲得政府批準。
英國政府表示,“致力於到 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並且已經在實現這一目標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其減排速度比任何其他 G7 國家都快,同時保持經濟增長,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核電等低碳能源 英國發電量的一半”。
但一位發言人補充說,“向清潔能源的過渡不可能一蹴而就,正如獨立氣候變化委員會所承認的那樣,我們在未來幾十年將繼續需要石油和天然氣”。
自俄烏衝突後,天然氣價格飆升,推高了世界各地的能源費用。隨後,包括英國在內的多國政府介入,為家庭提供支持,試圖減輕對消費者的打擊。
盡管新冠疫情限制解除後,中國經濟迎來反彈,但最近多種跡象顯示,中國經濟持續呈現放緩。評級機構標普全球本周下調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稱“風險在於,由於消費者和房地產市場信心疲弱,中國的複蘇失去更多動力”。包括高盛在內的投資銀行也一直在下調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