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市場風向又變了!中國經濟前景愈發黯淡 中國和歐洲恐將美國拖入衰退“泥沼”?

文 / 夏洛特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投資者現在關心的不僅僅是美國自身的經濟衰退風險,還有中國和歐洲是否會把世界最大的經濟體拖入衰退。

在中國公布的令人失望的第二季經濟增長數據蓋過了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的言論後,周一的部分交易就是這種情況。耶倫表示,她認為美國不會陷入衰退。歐洲股市大多收低,美國主要股指在紐約早盤略有波動,但隨後擺脫了對前景的疑慮,最終收高。中國經濟數據也令大宗商品承壓,促使金價收低,油價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下跌。

周一(7月17日),全球市場彌漫着對中國的關注,這突顯出投資者和交易員正在考慮的說法的最新轉變。幾個月來,他們主要關注的是美國經濟是硬着陸、軟着陸還是不着陸。人們較少談論的是,強勁的美國經濟能否經受住全球經濟低迷的考驗。

今年早些時候,由於生活成本危機,歐元區陷入了技術性衰退。與此同時,中國在自我封鎖後重新開放貿易的努力正在失敗,通貨緊縮壓力一直在加大。

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GDP第二季環比僅增長0.8%,低於第一季的2.2%,較上年同期則增長6.3%,也低於預期。根據ICE美元指數,美元周一在漲跌之間波動。美元的走勢與投資者對美國相對於世界其他地區表現的看法有關。

“最近,我們與世界其他地區,包括中國和歐洲——全球宏觀環境中最大的參與者——之間出現了分歧,我們所有人的增長速度都不同,通脹壓力不同,努力擺脫疫情的時間也不同,”亞特蘭大GLOBALT Investments高級投資組合經理布坎南(Keith Buchanan)說,該公司管理着約25億美元資產。

“在歐洲面臨更持久的通脹之際,另一方面的問題是,‘中國需要更多刺激措施嗎?’”布坎南周一說道。“這是一場與我們和歐洲完全不同的戰鬥。所以很自然的問題是,這三者能在不影響彼此的情況下繼續發展下去嗎?市場一直在消化美國即將結束緊縮周期的情況,並對軟着陸持樂觀態度,但考慮到影響世界其他地區的因素,這種軟着陸會是軟着陸嗎?只有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在這一點上,更大的問題是,在我們考慮是否能夠使我們自己的經濟免於衰退之前,是否有足夠的意願通過刺激措施重新點燃和推動中國經濟。”

周一來自中國的疲軟數據似乎蓋過了耶倫講話的影響。耶倫在接受彭博電視台采訪時表示,盡管中國經濟放緩可能在全球引發連鎖反應,但她預計美國經濟不會出現衰退。

上周公布的6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數據令投資者樂觀地認為,通脹可能會在不嚴重損害就業市場的情況下繼續緩解,從而推動股市周度上漲。

塞浦路斯XM首席投資分析師博亞吉安(Raffi Boyadjian)表示:“中國經濟在2023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長6.3%,低於7.3%的預期,這不僅引發了人們對經濟放緩加劇的擔憂,也引發了人們對當局缺乏強有力政策回應的擔憂。”

這位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寫道,考慮到這個亞洲國家的經濟比之前預期的“弱得多”,而且缺乏實質性的刺激措施,“人們對中國日益萎縮的經濟前景越來越感到沮喪和焦慮”。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