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經濟學人:投資者今年學到的五件事

文 / 夏洛特 來源:第三方供稿

經濟學人的文章指出,過去一年的經曆證明,經濟和資產價格比人們擔心的更具彈性。

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曾開玩笑,在過去五次經濟衰退中,有九次是由股票市場預測的。

如今美股又被說成在玩 "狼來了"的遊戲。

去年悲觀情緒席卷全球交易大廳,資產價格暴跌,消費者哀嚎,經濟衰退似乎不可避免。然而,迄今為止,德國是唯一一個真正經曆過衰退的大型經濟體,而且是溫和的衰退。

在越來越多的國家,人們現在更同意經濟"軟着陸",即央行在成功抑制通脹的同時,不會抑制經濟增長。因此,市場幾個月來一直處於狂歡狀態。

趁着夏日的冷清,投資者有機會對今年迄今為止的情況進行反思,以下是投資者學到的一些東西。

美聯儲是認真的...

今年年初的利率預期很奇怪。美聯儲在之前的九個月里,以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最快的速度收緊了貨幣政策。然而,投資者仍然頑固地不相信央行的鷹派態度。

2023 年伊始,市場價格暗示利率將在今年上半年達到 5%以下的峰值,然後美聯儲將開始降息。

與此相反,央行官員則認為今年年底利率將高於 5%,直到 2024 年才會削減利率。

官員們最終占了上風。通過在銀行業危機期間繼續加息,美聯儲終於讓投資者相信自己對抑制通脹是認真的。目前,市場預計美聯儲的基準利率在今年年底將達到 5.4%,僅略低於央行官員自己的預測中值。

這對央行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勝利,因為此前各國央行對價格上漲的反應過於遲鈍,信譽受損。

然而,大部分借款人都能渡過難關

在廉價貨幣時期,借貸成本大幅上升的前景,有時可怕但難以相信。事實證明,利率上升是真實的,但並不可怕。

自 2022 年年初以來,最高風險(或 "垃圾")債務的美國公司,平均利率已從 4.4% 上升到 8.1%。不過,破產者寥寥無幾。在過去 12 個月里,高收益借款人的違約率有所上升,但僅為 3%左右。

這比以往的壓力時期要低得多。例如,2007-09 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違約率上升到 14% 以上。

當然,這可能意味着最糟糕的情況還沒有到來。許多企業仍在消耗大流行期間積累的現金緩衝,並依賴於利率開始上升前固定下來的低廉債務。

然而,希望還是有的。將利潤與利息成本進行比較的垃圾借款人利息覆蓋率,接近 20 年來最健康的水平。利率上升可能會讓借款人的生活更加艱難,但還沒有讓他們的生活變得危險。

並非每家銀行倒閉都意味着重回 2008 年

3 月 10 日,美國中級貸款機構矽谷銀行內爆,隨後的幾個星期里,人們陷入了恐慌之中。矽谷銀行倒閉後,其他地區性銀行也出現了擠兌,簽名銀行和第一共和國銀行也倒閉了,而且似乎蔓延到了全球。

瑞士信貸這家擁有 167 年曆史的瑞士投資銀行,被迫與其長期競爭對手瑞銀成婚,德國銀行德意誌銀行也一度搖搖欲墜。

所幸的是,一場全面的金融危機得以避免。自 5 月 1 日第一共和國銀行倒閉以來,再也沒有銀行倒下。盡管美國銀行股的KBW指數自 3 月初以來下跌了約 20%,但股市在幾周內就擺脫了損失。

對長期信貸緊縮的擔憂,並未成為現實。

然而,這一結果並非毫無代價。美國的銀行倒閉噩夢沒有成真,是因為美聯儲臨時推出了龐大救助計劃。這意味着,即使是中等規模的貸款機構,現在也被視為 "大到不能倒"。這可能會鼓勵這些銀行不計後果地冒險,因為它們會假定一旦出了問題,央行就會出來擦屁股。

瑞士信貸被 強制收購( 股東沒有投票權),繞過了監管機構煞費苦心制定的 "解決 "計劃,這種計劃詳細規定了監管機構應如何處理倒閉銀行。官員們在和平時期信誓旦旦地遵守這些規則,但在危機中卻又棄之不顧。

金融領域最古老的問題之一,仍然缺乏被廣泛接受的解決方案。

股票投資者再次豪賭大型科技公司

對於美國科技巨頭的投資者來說,去年是一個令人沮喪的時期。

2022 年初,這些公司看起來不可動搖,僅五家公司(Alphabet、亞馬遜、蘋果、微軟和特斯拉)就占據了標普 500 指數近四分之一的價值。但利率的上升讓科技公司有點慌。

這一年中,這五家公司的價值下跌了 38%,而其他指數僅下跌了 15%。

現在,這些龐然大物又回來了。與 Meta和英偉達這兩家公司一起,"華麗七雄 "在今年上半年主導了美國股市的回報,股價一路飆升,到 7 月份,已占納斯達克 100 指數價值的 60% 以上,促使納斯達克調整 了權重,以防止指數頭重腳輕。

科技股的大漲,反映了投資者對人工智能的巨大熱情,也反映了人們堅信最大公司更有能力利用人工智能。

收益率曲線倒掛並不意味着立即滅亡

股市上漲後,現在只有債券投資者在預測尚未到來的經濟衰退。

長期債券的收益率通常高於短期債券,這是對長期貸款人面臨的更大時間風險的補償。但自去年 10 月以來,收益率曲線出現了 "倒掛":短期利率一直高於長期利率。這是金融市場認為經濟即將衰退的最可靠信號。

邏輯大致如下。如果短期利率高,大概是因為美聯儲收緊了貨幣政策,以減緩經濟和抑制通脹。而如果長期利率較低,則表明美聯儲最終會成功,誘發經濟衰退,從而需要在更遙遠的將來降息。

在過去 50 年中,這種反轉(以十年期和三個月期國債收益率之差衡量)只發生過八次。每次都伴隨着經濟衰退。果然,當最近一次反轉在 10 月份開始時,標普 500 指數創下了年內新低。

然而,從那時起,經濟和股市似乎都違背了地心引力。這很難讓人放松警惕:在通脹率下降到足以讓美聯儲開始降息之前,可能還會有其他事情發生。

但是,一個看似萬無一失的指標,失靈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在充滿意外的一年里,這將是最好的意外。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