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彭博社撰文稱,上周,中國對俄羅斯發出了自俄羅斯總統普京入侵烏克蘭以來的最強烈的批評之一。然而,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對戰爭的看法上發生轉變的任何暗示都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這次罕見的警告發生在上周五,涉及一起涉及中國公民的事件,其中包括一位受歡迎的視頻博主,他們在邊境檢查站被拒絕從哈薩克斯坦進入俄羅斯。中國社交媒體平台廣泛傳播的視頻畫面顯示,俄羅斯邊境官員正在檢查行李箱,其中一位旅行者說他感覺自己像是被當作罪犯對待。
中國駐莫斯科大使館在社交媒體平台微信上發文稱:“俄羅斯在此事件中采取的殘暴和過度執法行動嚴重侵犯了中國公民的合法權益。”
然而,盡管措辭異常嚴厲,但這很難表明北京方面有更廣泛的轉變。自俄羅斯入侵以來,中國已經多次試圖在一些問題上與莫斯科保持一些距離,例如使用核武器和對平民的襲擊。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與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周一的電話交談中重申,兩國是“好朋友、好夥伴”,這是北京方面外交部的一份聲明所述,但未提及邊境事件。王毅補充說,中國將在烏克蘭問題上保持“獨立”立場。
全球化智庫(CCG)創始人兼理事長稱,邊境事件表明,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關系比西方許多人所理解的更加複雜和微妙。他表示:“中國需要與俄羅斯保持良好關系。這並不意味着他們讚同俄羅斯的一切做法。”
中國在俄烏戰爭前不久與普京簽署了一份“無限制”友誼協議,試圖將中國描繪為烏克蘭的中立調解者,發布了一個12點的和平藍圖,呼籲尊重主權,促進糧食出口並停止一切敵對行動。盡管這一路線圖受到了美國及其盟友的廣泛批評,但習近平在所謂的全球南方贏得了信任,並使中國在由沙特阿拉伯舉辦的烏克蘭會談中獲得了席位。
“不可預測性”
中國派遣由資深外交官李輝領導的代表團前往沙特阿拉伯吉達,加入了包括美國和歐洲國家在內的40多個國家,但不包括俄羅斯。盡管這些討論在停止戰爭或扭轉俄羅斯的領土收益方面沒有帶來實質性的進展,但它們顯示了習近平在反制美國由於其與俄羅斯的關系而試圖孤立北京方面方面的努力方面取得的成功。
然而,中國對普京有幾個不滿的原因,包括他終止了允許通過黑海出口糧食的協議,導致糧食供應問題,也影響到了中國。根據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院資深研究員Raffaello Pantucci,這只是問題的一部分。
他說:“主要問題仍然是長期性衝突的不可預測性。戰爭破壞了世界秩序,從北京的角度來看,這對他們來說也不好,盡管他們可能喜歡它分散了西方對中國的關注。”
中國還向烏克蘭提出了一些經濟提議,盡管不到與俄羅斯的貿易關系相近的程度。
上個月,中國副商務部長在北京會見了烏克蘭副經濟部長,並承諾從烏克蘭進口更多產品,並與該國發展互利的經濟貿易合作。中國對烏克蘭的出口在6月份總額達到近2.33億美元,較去年1月的12億美元高點有所下降。
相比之下,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在6月份達到了新的曆史性高峰,達到了690億人民幣(約合96億美元)。根據海關數據,中國從俄羅斯的原油進口在6月份環比增長了8.2%,創下了1050萬噸的記錄。
中俄軍事演習
中國和俄羅斯還在加深軍事合作。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上周末,兩國共派出11艘海軍巡邏船前往阿拉斯加,這是兩國之間的第七次雙邊軍事演習。根據美國國防大學和彭博社,這也標誌着兩國鄰國在過去二十年間舉行的聯合軍事演習數量達到了新的里程碑。
與此同時,中國並不害怕反擊俄羅斯。邊境事件表明,中國的許多社交媒體用戶仍然懷疑俄羅斯是否值得中國為了與美國及其盟友的關系而受到的煩惱。
一個關於中國對這一事件的回應的話題在微博平台上有近5000萬的瀏覽量,一度排名前十。由黨支持的媒體賬戶發布的視頻主要關注對旅行者的虐待,呼應了大使館聲明的部分內容,即這種行為不符合中國和俄羅斯“目前友好的形勢”和“人們之間越來越密切的交往趨勢”。
網上的憤怒
微博上一些點讚最多的評論質疑旅行者是否沒有賄賂,而其他人則警告不要與莫斯科有深入的外交關系。微博用戶“Wall-E_22”在一篇獲得近1000個讚的帖子中說:“不用說,不能與俄羅斯有深厚的友誼。”
據塔斯社上周六報道,俄羅斯正在調查此事,以避免類似問題在未來再次發生。該國家新聞社稱,這一事件不會損害俄中關系,還稱西方媒體利用這一問題試圖破壞兩國之間的關系。
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主任Alexander Gabuev表示,盡管與俄羅斯的關系對中國來說“過於重要,不會拋棄弗拉基米爾·普京”,但習近平也必須向人民表明,他將捍衛他們的利益。
Gabuev說:“這個措辭強烈的聲明不是向俄羅斯當局發出的信號,而是對中國國內網民的一種反應和信號,表明習近平政府和外交部在保護中國人的權益方面是積極的,無論違反者是誰,無論是像西方這樣的敵人還是像俄羅斯這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