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都怪報複性存款?中國通縮風險加大,降息降準有望?分析師最新點評來了

文 / Becky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周三(8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出現兩年多來的首次年度下降,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延續跌勢,原因是需求低迷拖累了經濟。

以下是分析師對中國通脹數據的評論:

澳新銀行(上海)高級中國策略師XING ZHAOPENG:

“CPI和PPI同比均降至負值,證實了經濟通縮。唯一的亮點是,由於夏季的季節性旅遊,核心CPI反彈至0.8%,但我擔心這可能缺乏可持續性。鑒於去年的基數仍然很高,今年下半年CPI很難出現明顯反彈。預計將在0附近徘徊。操縱貨幣政策將會很困難。政治局會議呼籲穩定人民幣匯率,這將與貨幣寬松相衝突。”

東吳證券(北京)首席宏觀分析師TAO CHUAN:

“這是改革開放以來CPI第五次同比下降。這主要受到食品項目環比和同比下降的拖累。亮點是服務業,環比轉為正值( 0.8%)。”

“隨着去庫存和信貸擴張,我們預計PPI和CPI將在第四季度觸底反彈。中國在7月政治局會議後推出了密集的刺激措施,這需要時間來見證。央行可能會在今年剩餘時間里再降息10個基點。目前,經濟正在從底部複蘇,我相信數據觸底不會太久。”

華僑銀行(新加坡)利率策略師FRANCES CHEUNG:

“市場需要看到中國政府出台更多可行的支持措施,以保持樂觀。盡管有適度放松貨幣政策的空間,但重點在財政方面。否則,就需要經濟數據來顯示經濟增長有所改善,而目前還沒有出現這種改善。”

上海證券(上海)首席經濟學家HU YUEXIAO:

“正如預期的那樣,7月份CPI降至負值。我們曾預測第三季度CPI和PPI為負值。然而,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通縮,因為它並不意味着周期性的低迷。相反,這主要是統計意義上的收縮——豬肉價格等關鍵指標由於結構性變化而保持低位,而大宗商品價格也由於非經濟原因而疲軟。CPI和PPI為今年晚些時候降息和降準開辟了空間,這可能會使資本市場受益。”

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香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ZHIWEI ZHANG:

“CPI和PPI都處於通縮區間。由於內需不振,經濟勢頭繼續減弱。目前還不清楚最近宣布的政策能否很快扭轉經濟勢頭。CPI的通縮可能會給政府帶來更大的壓力,迫使其考慮額外的財政刺激措施來緩解挑戰。”

三菱日聯銀行(中國)上海首席金融市場分析師MARCO SUN:

“消費者通脹同比受到去年大流行以及封鎖後消費者支出反彈和被壓抑的需求的影響。此外,今年7月CPI同比下降也受到宏觀經濟複蘇步伐不確定性的影響。”

“我預計中國將在今年下半年進一步降低政策利率,這樣的貨幣寬松可能有助於促進供給側的複蘇,穩定需求側。”

銀科投資控股(香港)首席經濟學家XIA CHUN:

“較低的通脹數據反映了內地需求疲軟,這是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我們看到,在新冠封鎖解除後,其他國家和地區出現了報複性消費。在中國大陸,我們看到的是相反的情況,那就是報複性存款。通貨緊縮將持續6個月至12個月。但中國不會重蹈日本的覆轍,日本的通貨緊縮非常嚴重,而且在過去20年的一半時間里持續存在。”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高級經濟學家GARY NG:

“盡管總體CPI和PPI顯示通縮,但壓力並不大,因為它主要是由食品、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推動的。對中國來說,制造業和服務業之間的分化越來越明顯,這意味着在2023年剩下的時間里,中國經濟將以兩種速度增長,尤其是在房地產問題再次出現的情況下。這也表明,中國經濟的反彈速度慢於預期,不足以提供疲軟的全球需求,提振大宗商品價格。”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