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中國通縮真的來了!這是大宗商品需求又一個令人擔憂的信號

文 / TIER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押注中國需求複蘇的大宗商品多頭將希望,隨着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原材料進口國的價格回落,中國將出台更多明顯的政策支持。

進口下滑和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加上消費者價格重挫,與工業品出廠價格一起屈服於通貨緊縮。

盡管中國政府表示,價格下跌將是暫時的,但它仍然為大宗商品市場發出另一個令人擔憂的信號,並使刺激經濟的努力變得更加緊迫。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7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均較上年同期下降,這表明隨着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需求減弱,通縮壓力顯現。

具體數據表明,中國7月CPI同比下降0.3%,為2021年2月以來首次下降。彭博社調查的經濟學家的預期中值為下降0.4%。中國7月PPI同比下降4.4%,比預期略差,為連續第10個月下跌。這是自2020年11月以來,CPI和PPI首次同時同比下滑。

英國《金融時報》稱,中國經濟已陷入通縮,CPI出現兩年多來的首次收縮,這是政策制定者在努力重振消費之際面臨挑戰的最明顯指標之一。

中銀國際大宗商品英國有限公司(BOCI Global commodities UK Ltd.)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傅曉(Amelia Xiao Fu)說,中國陷入通縮可能會影響原材料市場的情緒,但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轉化為實際需求。這最終可能會影響到銅等廣泛用於消費品生產的賤金屬。

(圖片來源:彭博社)

與此同時,消費者對消費的厭惡情緒給政府帶來更大的刺激需求的壓力。北京方面已暗示將這樣做,但到目前為止,細節還很零碎,而且在地方政府財政狀況如此不穩定的情況下,當局不太可能批準在基礎設施等大額項目上的直接支出。

大宗商品生產商希望避免長期通貨緊縮,因為通貨緊縮促使家庭推遲購買珠寶、電器和汽車等商品。訣竅在於通過更有針對性的刺激措施來防止通縮壓力進入經濟,而刺激措施本身不會產生一系列風險。

瑞銀集團(UBS AG)表示,該行“對大規模刺激計劃有力提振建築業的可能性保持謹慎”,並預計中國政府將制定逐步改善消費的政策。

瑞銀的一份報告稱,這將有利於與能源轉型相關的賤金屬和原材料,而不是鐵礦石等大宗商品。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 Ltd.)在一份報告中表示,該研究公司預計,“中國的定向刺激計劃將在2023年剩餘時間內為賤金屬價格提供支撐。”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