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中國經濟步履蹣跚 這將如何影響大宗商品市場?

文 / TIER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作為全球最大大宗商品買家,中國的經濟活動和信貸流動急劇惡化,導致中國政府的溫和增長目標面臨風險。分析人士指出,步履蹣跚的中國經濟步是眼下全球大宗商品需求面臨的最大威脅。

在中國經濟惡化之際,大宗商品迄今為止的表現要好於其他資產。擺脫新冠大流行的限制後,燃料消耗量有所上升。對中國政府將被迫加大刺激力度以挽救經濟增長的預期,以及需求開始出現季節性複蘇,也提振了一些市場。

但情況依然令人擔憂。交易員們正在與房地產市場曠日持久的危機、通貨緊縮、出口疲軟和人民幣貶值作鬥爭。結構性挑戰包括,中國政府希望轉向以消費而非投資為主導的經濟模式——這有利於燃料和食品需求,但不利於以建築為主導的傳統經濟金屬。

中國在清潔能源上的“爆炸性”支出提供了一種慰藉,提高銅等與綠色轉型相關材料的消費。但總有取舍,在這種情況下,對化石燃料的需求減少。

基本金屬

隨着中國經濟增長失去動力,基本金屬價格已從1月份高點回落,打壓冶煉廠和制造商的利潤率。今年上半年盈利能力的下降是它們10多年來最糟糕的表現。中國7月份工業利潤數據將於周日公布,可能會顯示出該行業的更多痛苦。

國泰君安期貨高級研究員王蓉表示,制造商利潤率的大幅下降,尤其是鋁材,是“惡性競爭的結果,在某些領域爆發了價格戰”。

與此同時,根據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的數據,使用最廣泛的基本金屬銅和鋁的庫存已經下降,前者的庫存已接近臨界水平。澳新銀行(ANZ)本月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由於傳統的消費驅動力停滯不前,“清潔能源行業的新增長來源支撐了金屬需求。”

鋼鐵行業

建築業占中國鋼鐵需求的比重高達40%,而作為高爐主要原料的鐵礦石是舊經濟的圖騰。對刺激計劃的押注幫助將鐵礦石價格維持在每噸100美元以上。不過,不願讓地方政府背上更多債務的做法,削弱了中國政府再次大舉投資公共工程的可能性。

隨着夏季淡季進入所謂的“建築活動黃金月份”,季節性需求正在回升,高爐開工率提高,鐵礦石庫存減少。

即便如此,我的鋼鐵網分析師Steven Yu表示,房地產市場的狀況意味着,鋼鐵制造商可能會對增加進口以補充供應持謹慎態度。

原油

原油出口是上半年中國大宗商品進口的一個亮點,預計今年的需求增長將占全球總量的40%。但隨着煉油商減少進口,轉而減少庫存,原油需求複蘇現在可能是步履維艱。

補充庫存的需求可能會重新刺激進口,7月份中國進口降至3個月低點。但對石油產品的大量需求出現在出口市場,而不是國內市場。例如,中國7月份的柴油出口較上月增長了兩倍多。

從國內情況來看,國形勢更為黯淡。由於工業活動疲軟,柴油消費受到抑制,而汽油需求則受到電動汽車更快普及的挑戰。今年上半年,中國石化行業(生產塑料和橡膠)的銷售和利潤出現罕見的下滑,該行業仍嚴重依賴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狀況。

煤炭和天然氣

煤炭是中國經濟活動的支柱燃料。中國政府提高了產量和進口,以推動反彈,但最終情況令人失望,造成供過於求,導致價格低迷。

如今,夏季降溫需求高峰已經過去——空調是電力供應的主要消耗因素——假如工業指標依然低迷,發電廠可能會選擇拋售庫存,從而進一步給市場帶來壓力。

考慮到煤炭儲量豐富,液化天然氣(一種替代燃料)的購買也可能放緩。人民幣貶值使以美元計價的商品更加昂貴,這對買家來說是另一個不利因素。

豬肉

中國經濟重新開放並沒有像許多人預期的那樣,帶來中國人最喜歡的肉類的慶祝盛宴。相反,隨着經濟不確定性的增加,家庭儲蓄了現金。

豬肉市場疲軟對整體經濟產生影響。肉類在一籃子食品價格中占有重要地位,這是導致7月份中國陷入消費者通縮的一個重要因素。

令人失望的經濟複蘇讓養豬戶今年大多處於虧損狀態,而豬肉市場則出現供過於求。從10月初的國慶假期開始,一直持續到中國新年的節日季節,將是對公眾在高價食品上的可自由支配支出意願的下一個考驗。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